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面塑制作

清明时节 面塑高手捏面燕祈福

标签:面塑制作日期:2016-03-22 11:37小编:武大娘热度:

◎本报记者胡惠

“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位于黄河之畔的托克托县家家户户又开始忙着捏面燕迎接春燕回迁,祈盼一家人和谐安康。

27日,托克托县双河镇的82岁老人范鱼女已做好了面燕(当地人称为寒燕燕)。在记者到访时,老人给记者展示了流传下来的面塑艺术,别看老人年事已高,但捏起面燕来,手脚麻利,各种燕子造型她都信手拈来。一把梳子,一把剪刀,在她手里运用自如,捏制的面燕,不论展翅,还是停枝,个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如今,托克托面塑已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范鱼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的传承人,“我8岁时就跟着奶奶学习各种面塑的制作方法,早些年家里没有面时,会拿泥来练习。面燕有迎春之意,蒸熟后会给孩子们吃,你看这些做好的面燕,他们的嘴都是向上张着,寓意面燕将孩子们的百病都衔出去,这一做就是七十多年,没有间断,现在自己50多岁的女儿也会做。”范鱼女看着自己捏好的一个个面燕说道。

在当地,制作好的面燕除赐送晚辈外,还可作为节日装饰品,诸如将面燕插在树枝上,组成一幅群鸟聚树的景观,寓意春的气象。也有的将面燕串在线绳上,吊在屋顶或摆放在柜上,供来人观赏。

当日,记者还见到了另外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的传承人83岁的史喜翠和其55岁的女儿杜杏格,她们都是面塑高手,“一是供神祭祀用,二是送给亲戚朋友们,图个吉祥如意、快乐平安。”史喜翠说。

托县的面塑艺术,种类繁多,但各具特色,自成体系,诸如昔日的婚礼面塑、祝寿面塑、葬礼活动中的“大供、小供”等面塑,都有其宗教文化的意味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托县的面塑艺术,来自民间,服务于大众。面塑艺术是托县民俗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昔日的传统习俗已渐行渐远。因此,挖掘、整理、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必行。”呼和浩特云中文化促进会会长贾子禄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