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面塑制作

糖球会首日纳客32万 76岁“大男孩”吹长尖

标签:面塑制作日期:2016-03-31 23:47小编:疯狂的鱼热度:

\

2月16日,青岛糖球会主会场熙熙攘攘。

\

小朋友开心地骑在大人肩头逛糖球会。

\

开幕式上的演出。

\

美女在玩自拍。

2月16日上午10点,随着6个民间乐器“长尖”的吹响和3位市北区道德模范敲响的清脆锣声,2016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以下简称“糖球会”)在市北区海云广场正式拉开大幕。糖球会开幕第一天,如潮的人流挤满了会场的各个角落。记者从市北区政府获悉,糖球会开幕首日就吸引了32万市民前来参观、游玩,当天的糖球会上商家销售额达到了640余万元。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众多展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具特色的小吃、糖球,让前来游玩的市民大饱眼福口福。

老人吹长尖迎开幕

在当天约40分钟的开幕式上,市北区6位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吹起民间乐器“长尖”。“中国好人”李新琴、“最美孝心少年”王荠悦和青岛鑫义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张守鑫三位“感动市北”道德模范,共同敲响直径1.2米的海云大锣,标志着今年糖球会正式开幕。随后,演员们以“印象海云庵”为主题,分为“海云印象”、“老街印象”、“庙会印象”、“后海印象”以及“春的印象”五部分,表演了精彩的歌舞戏剧节目。

6位老人吹起的“长尖”均长达2.2米,吹奏起来发出洪亮而悠长的声音。记者了解到,老人们吹奏的这6个崭新的长尖,是年前从北京专门定制的。

别看这六位吹奏长尖的老人平均年龄已有70岁,但他们这个组合有一个非常时髦的名字,叫“大男孩组合”。“我们6位‘大男孩’是阜新路街道南山社区的居民,年龄最大的已经76岁,最小的是我,今年66岁。”马延河是“大男孩组合”的队长,他告诉记者,他们的组合成立于2012年,对于当时为什么成立这么一个组合,马延河说是因为“不服气”。“以前在社区、街道举办活动的时候,参加表演的都是老太太们,根本看不到有男性参加,我心里不服气,就集合了在社区经常一起参加活动的老哥哥们,成立了这么一个组合。”马延河和队员们身体硬朗不服老,平常时间,每到周五大家就聚在市北区第二文化宫进行排练,排练的项目包括合唱、手杖操和功夫扇,有机会他们就参加一些演出。

“我们曾参加过山东卫视和青岛电视台的春晚,我们组合的名字,是在一次参加节目的时候主持人给起的。”马延河告诉记者,“大男孩组合”已经参加过多年糖球会,不过吹长尖迎开幕还是第一次。“吹长尖需要比较大的肺活量。”马延河介绍,第一次练习长尖,给“大男孩”们带来不小的挑战,“为这个开幕式的几声长响,我们练习了半个多月呢。”

锔工传承人要收徒

在开幕式主舞台对面,设置了“非遗展览区”,包括山西凤翔、天津杨柳青的年画、苏州刺绣、莱西的玩偶以及安丘的面塑人等,近3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出,让不少前来参会的老人充满怀旧感,也让孩子们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我做的这个锔工技艺,在以前被老百姓称为‘要饭的手艺’,现在几乎已经失传了。”在非遗展览区,家住黄岛的锔工技艺传承人陈大雷告诉记者。在以前人们生活并不富裕的时候,家里的锅碗壶盆有个裂缝破损,并不舍得立即扔掉,而是交给走街串巷的锔工修补。在这些锔工手里,这些破损的陶瓷器经过修补仍可滴水不漏,照常使用。

40岁的陈大雷是陈家第三代锔工传承人,他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曾拜一位锔工匠人为师,学习锔工手艺。锔工虽是“要饭的手艺”,但是凭借精湛的技艺,陈大雷的爷爷走街串巷也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生在锔工匠人之家,耳濡目染,陈大雷从小就学会了这门手艺。现在11岁的儿子已经学会了他的手艺,他正打算开一个培训班收徒传艺。

糖球商家都是老字号

糖球会上,自然糖球才是主角,吃上一串又酸又甜的糖球,过节的气氛才显得更加浓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