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6-02-26 05:41小编:武大娘热度: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课程重组:激活学生智慧的强力“引擎”

  “我既是一名职业校的老师,也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升学竞争的失意者,这并不可怕,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学生一无所长,精神不振。有的孩子本来有很好的艺术、体育天赋,有的孩子心灵手巧,可惜到了职业学校,二次重塑已经很困难了。”近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家长说。“庆幸的是,我的女儿和她的同学们不会再有这样的遭遇——当女儿第一次拿着学校内容丰富的课程选修单给我的时候,我真没想到这所新建学校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课程供孩子们选择!”

  东凯小学是一所只有五年校龄的新校。与众多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名校相比,东凯小学还只是一棵正在努力汲取阳光雨露的小树。但它何以获得家长的高度认可,并在当地颇有影响?还需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理念及行动说起。

  “我校地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流动人口比例较大,总体人口素质相对于中心城区来看有待提升。”校长曹玉泮说,“基于这个现状,办学之初,学校就定位于向着‘提升公民素养、小手牵大手共同提升公民素质’这一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建设人文、和谐、典雅的书香校园,培育智慧、健康、友爱的文明少年”办学理念,提出了“言行文明、志趣广雅、基础宽厚、视野高远”的学生发展目标。

  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呢?学校结合省教科所课程专家指导和名校调研、多方论证,初步构建了以文智文化为课程根基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实施基于学校实际的课程重组、建构具有特色的“文智课程”,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曹玉泮说:“学校的课程重组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身心素养四个方面设置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消除或弱化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科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体系、忽视学生自身建构能力的矛盾,初步实现了以综合课程全面培育学生整体素养的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课程重组的行动基点

  2014年,国家教育部门下发了《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意见》,“核心素养”一词首次被提出。核心素养的提出指引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方向,“育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被凸显。“学生是完整的人,各个独立学科所立足的只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某一部分。想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就需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有机整合和系统实施。”曹玉泮说。东凯小学的课程重组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课程这一载体进行育人,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在东凯小学的五年级一节人文素养课上(语文与品社的整合课),主题是“父爱真情”。课堂上,教师选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执教老师整合了《父爱安全网》和《奇迹的名字叫父亲》两篇课外文章。课堂上已经不见传统的“内容分析式”的教学痕迹,教师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形成提纲挈领的本领,迁移运用学习方法,让学生站在三篇课文的高度与视角,自己去感受如大山一般厚重的父爱深情,从而得到情感与价值观的切身感悟与共鸣。

  当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布置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后两篇文章中的任意一位父亲,在临别之时,你会对自己的孩子说点什么?一位名叫庞缨倩的小女孩边思考边泣不成声,她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