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创新教育论文】泥塑教学创新教育论文(共2489字)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7-04-04 15:32小编:二锅头热度:

一、通过观察分析认知,提高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应把成人眼中观察到的世界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事物,不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掌握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在教学中,笔者常会强调让学生注意观察物体的真实形态,注意它们的立体关系,学会分析立体与平面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观察、认知和分析不同的美术作品,讨论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学生常常会听到各不相同、意想不到的答案。笔者再通过掌握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加以引导,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眼界,着重介绍一些近现代雕塑发展史中的经典表现方法和创作思路,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实践,让学生在对事物造型的感受中升华情感,并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尝试多种技法,触发创作灵感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要想创作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想象力是关键。在想象的基础上辅以创造力,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就会应运而生。纵观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无不体现了人类的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如汉代的《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的民间说唱艺人的形象,造型生动,动作夸张,神态惟妙惟肖。同样是汉代的《铜奔马》却更注重传神,骏马体态矫健,正撒开四蹄飞奔,它三足腾空,而右后足却踏在一只疾飞的燕子背上。作者以无比高超的技法,把奔马与飞燕在这惊心动魄一刹那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学生只有多欣赏这些优秀的雕塑作品,才能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出创造精神。在教学中,笔者常常会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入手,再结合一些小故事、优美的音乐等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营造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而产生创作的灵感和热情,这样他们的作品才会有灵气。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起到引导、点拨、肯定的作用,不能用自己个人的观点影响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常规的制作技法,如手捏、刀刻、粘贴等,这些也是雕塑艺术特有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这样,优秀的作品自然而然会诞生。如,有位学生在制作企鹅时,她捏了一只企鹅,就觉得完成了,于是笔者提醒她是不是可以做一组企鹅;于是她又捏了一只企鹅,笔者又提醒她能不能让它们再温馨一点,于是她想了想又捏了个小企鹅并把它们命名为“企鹅家族”。这件作品就由原来的单一的动物造型变成了一件有寓意的、生动的组合雕塑作品。作品有了寓意,才会有鲜活的生命。笔者还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最好能把自己的审美感受也融入泥塑作品,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创作的欲望,并通过这一手段为学生之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学会借势造型,妙用想象空间

泥塑的立体造型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并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绘画创作中需要的一种重要能力——造型能力。就像数学教学中的立体几何模型,数学教师利用几何模型讲授几何问题,学生观察立体模型,展开想象,提高空间思维能力,从而较容易掌握空间立体概念。通过泥塑教学活动,学生对立体空间造型会有直接的认识,更容易掌握几何知识。许多学生创作初期对于凭空想象的事物往往感到一筹莫展,他们不能将一堆泥塑造成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于是常常失去了创作热情。针对这一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为学生构想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或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让学生在一种可见的或是熟悉的形态中自觉地“随形”“随地”“随势”地展开联想,获得创作灵感,笔者把这种创作的方式称作“借势造型”。如,提出一个故事的情节,或是准备一两件现成的作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添加。

学生对这种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丰富的联想。如在《登山》一课的教学过程,由于主题鲜明,所以学生更容易创作,其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把登山的这一主题表现出来,其中更有一位男生刻画得非常细致,包括登山包、雪地靴、登山杖,甚至还塑造了一个人物通过望远镜远眺的场景。可见,由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空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了许多明确的指向性,有了方向学生便不再感到迷茫,动手开始变得简单,随着创作热情的提高,灵感也不断涌现,优秀的作品也就随之而来。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泥塑教学对于学生空间创造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学生接受泥塑的学习,对于将来的创造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帮助。新的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主体性和能动性,因此十分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为教育者所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和自觉意识,在此基础上,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进取和创造精神以及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用泥塑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创造能力,比较适合中小学教学。当然,如果能把握好难易程度,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要求美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技能,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做到真正意义上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其学会创造并克服惰性,促使学生产生创造的热情和欲望。此外,美术教师还应加强业务学习,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并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敢想、敢尝试的心理及创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个性,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王巍 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