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面塑制作

“我做‘非遗’文化传承人”追寻“烟台面塑”非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

标签:面塑制作日期:2016-01-27 16:50小编:二锅头热度:

为学习烟台“非遗文化知识,提高少年儿童动手实践能力,传承非物质遗产文化,由共青团烟台市委、烟台市青少年宫和《今晨6点》联合举办的“我做‘非遗’文化传承人”市区少年儿童寻访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于3月22日拉开序幕。第一场活动组织50名市区少年儿童在青少年宫开展了“我做‘非遗’文化传承人”追寻“烟台面塑”非遗文化活动。

“面塑”作为烟台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以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工艺制作,深受人们的喜爱。活动中我们邀请到烟台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陶永广老师与少年儿童面对面共同学习烟台面塑技艺。陶老师结合自己的面塑工艺品向少年儿童介绍了烟台面塑作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向他们讲解面塑制作的主要步骤和实践操作方法。陶老师一边讲解制作要点一边给少年儿童做示范,只见他的手指飞快地在面泥上飞舞,先搓、揉、掀、捏,再用小竹棍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腿、头,配上装饰和颜色,顷刻间,一头可爱的迷你小猪便脱手而成。在场少年儿童都瞪大了眼睛感觉大为惊奇,又是欢呼又是鼓掌。随后少年儿童自由发挥,自己制作。

酷爱手工的李卓彦一接触面塑就喜欢上了,只见她把一块黄面团和红面团掺在一起揉成橘色的圆面团,并在旁边压了几道痕,还在中间加了一个绿色的瓜蒂儿,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小南瓜就展现眼前。她说,“学习面塑不仅能够锻炼我们动手、动脑能力,还能了解烟台面塑发展历史,做个小小传承人”。

市青少年宫张晓红部长认为,弘扬烟台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年儿童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通过开展“我做‘非遗’文化传承人” 市区少年儿童寻访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让烟台“非遗”走进少年儿童,让他们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较早地让少年儿童懂得传承和保护非遗技艺。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依托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讯员 臧琳琳 孙文轩)

“我做‘非遗’文化传承人”追寻“烟台面塑”非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

“我做‘非遗’文化传承人”追寻“烟台面塑”非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

“我做‘非遗’文化传承人”追寻“烟台面塑”非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