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面塑制作

面塑:让面团幻化众生百态

标签:面塑制作日期:2017-01-04 15:16小编:老甜甜热度:

  □编者按:
  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是人民大众创造的丰厚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富有浓重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地域民族特色。然而,当下市场萎缩、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让许多技艺正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如何挖掘和保护好这些濒临失传的技艺,愈发引起社会关注。《潍坊新闻》今起推出“探访鸢都指尖上的技艺”系列报道,以期唤起读者对潍坊当地传统手工技艺的记忆,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都镇强 王佳声 
   本报通讯员 王成波 李 硕

  面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食材,大都用来做馒头、面条、包子。但面粉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用途,比如可以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面人。
  三五把不起眼的塑刀,通过搓、捏、切、压、剪等几个简单而娴熟的动作,几块普通的彩色面团,便在王美手中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面塑人物。
  面塑艺术家王美家住奎文区潍州路街道,从事面塑艺术27年来,几乎每天都制作面塑,乐此不疲。
  2013年12月30日,王美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开始了面塑的准备工作——揉面。“将普通面粉和江米面按照比例混合,揉成面饼后上锅蒸,待蒸熟后,再揉入颜料。”王美边揉边对记者说。
  “做一个面塑造型,要有数十道工序。从面的制作到颜色的调配再到人物形象、服装服饰的搭配,每一步都相当繁琐。”王美以其多次获奖的面塑作品《穆桂英》为例说,“这个人物光构思形象就花了我十几天的时间。”
  记者看到,“穆桂英”从面部表情到发饰,到服装上的花纹,再到背旗,甚至还有手部的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门类之一,面塑俗称“面人”或“江米人”,它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俑”和汉朝的“傀儡”。由于内容上取材多为传统民间故事,人物造型占的比例比较大,因而又称为“面人”。
  “天津泥人张,北京面人郎。”后者说的著名的面塑艺人朗绍安就是王美的姑父。王美回忆说:“小时候,姑父和姑姑来潍坊探亲,当我看到姑父把几块面团揉搓后,很快就变成了小动物,当时就感到很新奇、很好玩。”
  1987年,王美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北京,师从郎绍安的长子郎志祥,开始学习郎派面塑。郎派面塑在初期之所以可以很快地取胜于诸多同行,在于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色彩艳而不俗,造型一丝不苟,人物动态文静高雅。王美继承了郎派风格,面塑以人物为主,所塑古代仕女尤其出彩。
  例如,王美的作品《惜春作画》取材于《红楼梦》,惜春善绘画,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行乐园》,宝玉、黛玉、宝钗等在一旁闲坐观画,每个人物都塑造的生动传神。这件作品为王美在2013年第五届民间艺人节上赢得了“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称号。
  受工艺复杂、效益低、无法成规模生产等因素影响,面塑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其中,当初与王美一起学习面塑技艺的4个人,目前仅剩2个人还在从事面塑行当。“做面人也不可能赚大钱,主要还是自己喜欢。”王美感慨地说,能够坚持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太少了。
  在她看来,如今虽然市面上也经常出现从事面塑的艺人,但有的面塑作品很是粗糙,“从作品看仅仅还是学到了皮毛,并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
  “民间工艺应该从小做起,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这种手工艺。”王美说,比如让面塑艺人走进校园,给学生们提供无偿学习面塑的机会。去年5月13日,王美就跟随多名民间艺术大师走进潍坊商校,在学校举行了一场民间文艺展览。
  与此同时,王美也开始主动走出去,通过参加展览、展会等途径,宣传面塑技艺。2013年她去了北京、贵州、昆明、济南等多个地市传播面塑艺术。“每次表演,我的展位前总是围满了观众,说明人们还是很喜欢这门传统技艺的。”王美欣慰地说。
■相关链接
奎文区拍摄民间
艺术系列专题片

  □记者 都镇强 王佳声 报道
  本报潍坊讯 2013年12月26日,民间艺术系列专题片《指尖的技艺》在奎文区发布。
  自2013年5月开始,奎文区组建大型高清系列民间艺术电视专题片《指尖的技艺》摄制组,对该区21个艺术类别的近百位民间艺术家、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采访录制,并完成了这部长达25集、250分钟,集雕刻、面塑、剪纸、铸铜印、葫芦画等民间技艺于一体的系列专题片。制作该片旨在加大对传统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力度,展示奎文区民间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运用和精湛高超的手工技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