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面塑制作

“蝈蝈王”: 从田间走向世界(1)

标签:面塑制作日期:2016-02-18 11:44小编:好男人热度:

艺术向往在童趣里燃烧

下课后,59岁的王亮领着学生们来到他的创作室,最夺人眼球的就是环绕房间有序摆放着的各色面塑作品。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你怎么也不会想到,用于制作食品的面还能制作出这么多精致的艺术品。俯冲吃食的蝈蝈趴伏在鲜翠欲滴的白菜上,黑黝黝的蟋蟀正在进攻一根多汁的水萝卜,黄澄澄的玉米上吊着一只天牛……这些面塑作品不但形神兼具、栩栩如生,而且题材广泛,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也不为过,不信,听听耳边学生们的惊呼声。

“小时候喜欢抓蝈蝈玩耍,长大了开始捏蝈蝈,我这一生与蝈蝈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王亮笑着说。

王亮出生于深泽县城内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虽困难,却因家人的宠爱,年幼的王亮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

县城南侧滹沱河堤区域的庄稼地是他最喜欢的去处,成片的玉米田、谷子地、黄豆畦,各种昆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鸣叫声,捉蝈蝈、逮螳螂、捕瓢虫、斗蟋蟀的快乐,这些都让他的童年五彩斑斓。

挖来黏土,用小手反复揉捏,6岁的王亮居然捏出了昆虫的头、身、腿等,他对自己的“处女作”爱不释手。就这样,一只只形神兼备的泥塑“作品”渐渐地摆满了家里的桌子、窗台……村里的大人、孩子们见了都十分喜爱。

对雕塑艺术的向往在他幼小的心里深深扎根,他一发而不可收,只要有时间,就会捏制虫草鱼鸟、瓜果菜蔬,他和泥塑技艺一起成长。

艺术之花在执著中绽放

1979年,24岁的王亮经人介绍推荐,携带自己的泥塑蝈蝈,忐忑不安地走出小村庄,走出小县城,参加了石家庄地区民间艺术节。令人没有想到是,他居然获得了二等奖,还得到200元奖金。虽然泥塑作品得到认可,但是王亮总觉得泥塑材质粗糙且色彩单调,需要进一步改良。

1992年春,王亮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介绍面塑大师“面人汤”的专题节目,看着电视上的面塑作品,王亮开始思考:“面塑材质细腻、体积较小、立体感强、色彩丰富,用五彩的面粉不是更能表现田园情趣?”他开始潜心研究、摸索面塑蝈蝈的制作工艺和技巧,却总是不得要领,和的面团不是太湿了容易变形,就是太干了容易皴裂,而且自己的面塑,放不了几天就会发霉……

务农之余,他开始走访周边的面塑艺人讨教经验,而面塑行当“传内不传外”的行规屡次将他拒之门外。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件“蝈蝈白菜”的面塑作品,他打动了一位面塑艺人,得到了和面的秘诀。

解决了和面这个基础且关键的难题,制作工艺水到渠成:面团经过王亮之手的捏、搓、揉、掀,小剪刀的点、切、刻、划,钢针的压、挑、拨等各种手法,一只筋脉清晰、须足欲动、神态逼真的翠绿蝈蝈,稳健而充满警惕地趴在一棵翠叶玉帮的大白菜上。

1996年,王亮参加了河北省民间艺术博览会,他的作品前围观者众多,一个老太太看到他的“天牛玉米”、“蛐蛐辣椒”等,连声说“真像!真像!这么鲜嫩娇俏的蔬菜还忍心吃嘛!”最终,其作品被以每个100元的价格抢购一空,他带着小获成功的喜悦回到家里,自豪地给家人讲述着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城里人对田园艺术品的喜爱。

独树一帜的“蝈蝈王”

面塑的艺术道路要想越走越宽,需要抬高眼光,放开脚步。1997年10月,王亮带着几件作品来到北京,找到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第一次见专家,王亮心里很忐忑,害怕被否定。

当他把作品拿出来,专家们不由自主地惊叹时,他知道自己成功了。“我现场表演制作‘蝈蝈白菜’,专家们看到白菜竟然是用15片叶子一层一层叠加而成时,更是赞叹不已,结果还没等我完成整件作品,便获得了掌声。”王亮骄傲地说,他用面塑作品的田园情趣和艺术表现力征服了所有在场专家。

当年大年三十,王亮接到通知,参加了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举办的民间艺术博览会,并捧回了金奖。随后,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一位老者走到王亮的面塑展品前,坐在小凳子上仔细欣赏王亮的蝈蝈,老者看了赞不绝口:“你姓王,捏出的‘蝈蝈’在全国又独一无二,我看你以后就叫‘蝈蝈王’吧。”这个人就是国际民俗协会名誉会员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首席顾问贾芝先生,自此,王亮就有了响亮的艺名——“蝈蝈王”。

王亮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凭借一手面塑绝活儿,华丽转身,成了民间艺术家,其作品得到艺术界的高度评价:“首开民间面塑工艺田园系列之先河,弥补了我国面塑艺术‘草虫类’的空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