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探访新野猴戏:传人难寻 衣钵难托(2)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6-03-26 08:12小编:好男人热度:

2014年,一对北漂夫妇傅帅帅、王熙创办了中华皮影艺术城,在传统皮影戏的基础上,加入了荧光、幻影、真人表演等元素,新编故事多对白少说唱,而且可以“私人订制”,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同为“非遗”,皮影戏在创新后焕发了勃勃生机。新野猴戏,是否也能“与时俱进”呢?河南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授吴效群认为,“非遗是遗产,但不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很有必要,但最终应决定于市场。猴戏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主动创新。

“要想有人看,就要先改变。”黄爱青说。2002年,他和妻子逐渐退出外出表演的行列,专心在家驯养艺猴。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他的养殖场已有猕猴三百多只,并组建了一支8人的小型艺术团,跟省内许多景区都有合作,“长则半年,少则半月,演出时自带艺猴和道具。”黄爱青说,“目前运行得还不错。”

从单枪匹马的耍猴艺人,到带领一个集养殖、驯化、交易、承办演出于一身的艺术团体,黄爱青的“职业生涯”轨迹,似乎是猴戏的“升级版”,勾勒出新野猴戏“转型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能不能把猴戏组织起来,像马戏团那样?张俊然表示,协会有这个考虑,打算成立正规表演团,统一着装,给每一只艺猴上“户口”,让猴戏从街头走上舞台,更规范更文明。

对此,新野县文化部门也有一个比较切实的打算:计划在县城文化广场开辟一块演出场地,通过猴戏艺术协会,组织一些猴戏艺人公开表演猴戏,先从家乡人开始,提高猴戏的认同度和影响力。

记者手记

“高楼林立的城市,不应容不下一台猴戏。”在采访中,一位专家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

“非遗”是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这些记忆,不只有“高大上”的长城、故宫、大运河,也有“乡村范儿”的猴戏、皮影、捏泥人。正因为有了这些承载着我们五彩缤纷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大奇迹、小技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才显得更加丰富、更加辉煌。

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总是让“濒危”、“抢救”这样的悲情字眼如影随形。关于猴戏的这场风波,不应仅停留在对猴戏生存的关注,更应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创新管理,为民间文化特别是“非遗”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空间;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又如何为它们提供一方适宜的发展土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