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探访新野猴戏:传人难寻 衣钵难托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6-03-26 08:12小编:好男人热度:

同情支持也好,质疑反对也罢,不管对猴戏持有何种态度,关心它的人都能注意到,猴戏的处境正在每况愈下。那么,猴戏在传承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千年的猴戏,怎么耍下去?

共同的困境——

传人难寻,衣钵难托

猴戏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其实是许多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共同的困境——传人难寻,衣钵难托。

据新野县猴戏艺术协会统计,近年来,新野猴戏艺人已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万人,减少到目前的四五百人。

“这几年来,猴戏艺人的数量一直在下降。以前,有些村85%的人都耍猴,现在只剩下不到20%。”该县猕猴养殖艺术协会会长张俊然说。

而更令人忧虑的是,还在坚守的新野猴戏艺人群体,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还活跃在外面的艺人,大多是45岁以上的,20多岁、30多岁的,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张俊然告诉记者。

当地的另一位猴戏“大腕”、新野猕猴养殖艺术协会发起人黄爱青证实了这种说法。“现在我一个月出五千,都招不来一个学生。”他一边感慨,一边回忆自己当年拜师的情景,“我师傅是我亲叔,就那,还摆了好几桌酒才答应,因为拜师的人太多了。”

他还告诉记者,就在一周前,一个20多岁的年轻“艺人”撂挑子不干了,到南方打工去了。

“时代变了,以前我们十七八岁的时候,身边的伙伴基本上都是干这个的。现在的年轻人,拨拨拣拣,周围有几个干这哩?”他说。

“后继乏人”,也许是形容新野猴戏传承的最准确词汇。当老艺人们渐渐老去,新艺人们不能或不愿接过衣钵,猴戏的没落和自然消亡,似乎已经顺理成章。

“照这样下去,不用谁来取缔,有一天猴戏自己就没了。”该县林业局退休老干部张成立说。

尴尬的现实——

地位不高,“钱”景不明

是因为挣钱不多,所以猴戏艺人越来越少了吗?

“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全部。”省社科院民俗学者杨旭东博士说。

黄爱青也表示,优秀的猴戏艺人,收入也还过得去。他告诉记者,猴戏艺人以春节、麦收、秋收为时间节点,分成“三季”出去表演,干得好的话,一季能挣上万元。

杨旭东认为,猴戏之所以能从宫廷表演走向民间舞台,并传承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谋生功能。当这种功能凸显的时候,猴戏艺人自然就多;如果这功能有所削弱甚至消失,那猴戏艺人肯定越来越少,直至失传。

鲍湾村等地,人均不足一亩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猴戏是农民们最主要的副业。经过走访和调查,记者发现,如果以“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现在为时间坐标,新野猴戏带给当地艺人的存在感,恰似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猴戏的冰河时代,耍猴的道具被当做“四旧”毁掉,艺人挨斗,艺猴也难逃一劫,或被饿死,或被打杀;

改革开放初期,是猴戏的黄金时代,离开土地游走四方的艺人,有些因此挖到第一桶金,成为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致富的渠道越来越多,再加上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日益重视,“耍猴”渐渐被冷落,再次回到“墙角”。

在与一些老艺人的交谈中,记者发现,身份认同,或者说“面子”问题,是猴戏日益凋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古代,耍猴是被称为“下九流”的行当。而今天,也有不少人把它看成是利用猴子卖艺的“乞讨”行为。即使在鲍湾村等地,老乡们在谈起猴戏时也带着几分鄙夷,“说得好听是‘耍猴的’,说得难听就是‘要饭哩’。”

现如今,年轻人又能有几分耐心和定力去从事这份“掉价”的工作?黄爱青打了个比方:“过年了,几个同学聚一起,他说他在哪上学,他说他在哪打工,轮到你了,说是‘玩猴的’,说得出口吗?”

可能的出路——

主动改变,与时俱进

尽管猴戏处境堪忧,新野县文化部门、猴戏艺术协会、还活跃或已隐退的猴戏艺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老辈人传下来的猴戏传承下去。用老艺人杨林贵的话说,“活得再卑贱,也不想让这老本行失传。”

但怎么传下去,显然是一个问题。像老辈人那样,“一根扁担两个箱,肩挑家当手牵猴”,走街串巷吆喝卖艺?似乎已经遇到了瓶颈;像传承人赵增举那样,找个景区栖身,继续坚守,好像也只是个例。世易时移,猴戏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