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绝不让它在手里没了(组图)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6-02-19 04:27小编:老甜甜热度:

渤海早报记者

 

守护津味文化的传承人-

 

守护津味文化的传承人-

 

守护津味文化的传承人-

 

渤海早报记者 文/曲彤 图/王欣鹏


  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尊贵的颜色。用紫色形容天津传统文化最贴切,天津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红色,吉祥、喜气与激情,而天津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身上却具有蓝色的冷静、理智、永不言弃,正是两者相互融合才使天津传统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天津地区的形成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在这600余年文化积淀中,天津地区在方言、艺术、曲艺、建筑、饮食等各个领域形成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传统文化。在渔、盐劳作、漕运历史背景下,天津地区还传承着宝撵花会、妈祖祭祀等民俗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老辈人的心血,我们要熟知它是怎么来的,更不能让它在我们手里没了。”在传承者们的心中,“老古董”似的传统文化是留给未来天津人的“城市记忆”。

  泥人彩塑创作与时代同步

  赵阳:“80后”,2007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由张明山先生创始,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许多艺人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泥人张也不例外,有的人放弃了彩塑艺术,另谋职业,张氏彩塑几近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极为重视民间艺术,对这株优秀艺术之花进行保护、扶持、发展,于1958年创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专门研究泥人张艺术。当时,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铭在此主持工作,二十多年呕心沥血,培养了一大批彩塑艺术家。上世纪60年代,曾数次举办彩塑专题展览,其中,1963年进京专展最为轰动。郭沫若先生在参观后写下“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坐落于河西区马场道202号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是彩塑文化的聚集地。赵阳大学毕业后考入这里,与30余位工艺美术师继续传承着彩塑这门艺术,并逐渐发展壮大。赵阳告诉记者,如今的彩塑创作在保证工艺水准的同时,由传统的民风民俗、寓意吉祥的题材,逐渐转变为反映新时代生活面貌的内容,更加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和大众喜好。特别是近些年一批抗震题材、英雄人物题材、现代化建设题材的作品得到了广泛认可。泥人张彩塑艺术是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公益美术流派,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古代艺术的土壤中,定会在新时期继承发扬、发展壮大。

  津味烧饼走上申遗路

  刘自起:“蛤蟆吐蜜”津味特色传统烧饼第三代传人

  小吃在天津卫的饮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时期小吃的诞生都由那个特定时期的文化积淀而来。自清朝末年延续至今历经四代人的“蛤蟆吐蜜”津味特色传统烧饼,也不例外。第三代“蛤蟆吐蜜烧饼”传人刘自起不仅传承了祖上26道制作工艺,而且还让24岁的儿子刘芃成掌握了这门手艺,成为当之无愧的第四代传人。

  刘自起介绍,这种小吃因形似蹲坐的蛤蟆而得名,和普通的烧饼不同,“蛤蟆吐蜜”烤制时会在边上自然裂开一个大口子,活脱一张笑哈哈的蛤蟆嘴;里面的豆沙翻吐出来如同耷拉在嘴边的舌头。“蛤蟆吐蜜”形态惟妙惟肖,让人不由自主在甜蜜中想象。

  “小小的‘蛤蟆吐蜜’制作工序多达26道,仅面料就需要5天工艺的发酵。”刘自起告诉记者,在清朝末年,他的祖父刘国瑞为谋生计在北京牛街开了一家烧饼铺,独创出有特色的刘氏蛤蟆吐蜜烧饼系列,品种多达十几个,尤以刘氏蛤蟆吐蜜烧饼最为出名。因烤制的烧饼具有芝麻和老肥发酵特有的香味,外观形似蛤蟆一张大扁嘴,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蛤蟆吐蜜”。

  现如今,“蛤蟆吐蜜”已经成功申请了和平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申请市级“非遗”。刘自起表示,在传统的面点制作中,无论是制作技艺,还是面点上的花纹,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刘自起希望以此次申请市级“非遗”为动力,将“蛤蟆吐蜜”小吃的技法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种地道的天津美食。

  代代守护跑辇就不会中断

  张加玉:73岁,苏庄宝辇花会“会头”

  “跑辇”,为天津地区特有的民间广场文化艺术形式。宝辇作为“妈祖娘娘”(即天后、海神,俗称娘娘)出巡时的彩轿 (交通工具),自明、清时期起在现在天津的东丽、津南区域兴起,而“跑辇”则成为人们祈求平安、庆祝丰收及节日庆祝时颇受喜爱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张加玉,东丽区无瑕街苏庄村人,苏庄宝辇花会“会头”,今年73岁,多年都怀揣一个“跑辇”梦,希望更多人了解苏庄宝辇,让苏庄宝辇能够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下去。

  苏庄村的宝辇始建于嘉庆十三年,后进行过一次较大维修,20世纪30年代逐渐没落,后又历经复兴直至被毁。现在的宝辇是1986年6月,在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区文化馆、当时李庄乡政府和村委会及民众共同集资2万余元,按原式样重新修造的。那时张加玉凭借对老辇的深刻记忆与养护经验技巧全程参与了新宝辇制作。那段时间,张加玉特别开心,不仅因为重修宝辇,还因为渐已成年的大儿子正如他当年一样,也在练习跑辇,参与新宝辇制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张加玉父子有了空闲就会一起或跑辇或研习新宝辇养护,父子感情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不断加深。

  据张加玉介绍,重修的宝辇为木质结构,高4米,重量约500公斤。辇身由辇座、辇顶、辇杆三部分组成。辇的底座为黑色,高90厘米,长、宽各1.7米。辇座四周雕刻九狮图、福禄万代、丹凤朝阳、竹林三鹤等图案,均为描金彩绘。辇身四周包裹着杏黄色缎子的苏州刺绣,并绘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图案。辇顶盖为黄色,雕有8个高高昂起的龙头,8个龙嘴分别挂有长1.3米的嘴角灯。两根长6米的红色辇杆,前雕龙头,后刻龙尾,4根抬杠供8人抬辇时用。宝辇分上下五层,共悬挂49盏特制胶纸装饰灯。辇中的神龛供奉妈祖娘娘的塑像。


  苏庄宝辇花会,继承了古老的出会仪式和传统的表演方式。每逢出会,经过一系列的祭奠、礼拜后,请出妈祖娘娘坐在辇正中的神龛。娘娘的塑像现为玻璃钢制作,重约16公斤。宝辇出会进行表演,俗称“跑辇”。出会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壮观。各类执彩旗、手旗、杏黄旗及门旗的人员约20人,执开道铜锣、四面牌、座图、叉子灯、銮驾的人员约20人,抬辇者8人,其他人员或执驾前伞,或手扶把尺,或手拿高凳、小凳等总共80余人。被高高抬起的宝辇会在行进中做“八字”、“圆圈”、“跑蛇形”等不同动作。

  苏庄宝辇花会目前有60多人,年龄大多集中在50、60岁,最年轻的5、6名成员今年也都已过而立之年。2014年,苏庄宝辇申请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加玉认为,苏庄人代代守护着宝辇,跑辇文化的传承就不会中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