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生活创艺 - 疯狂电子

“家长进课堂”用生动方式普及科学常识,提高学生专注度

标签:疯狂电子日期:2016-03-13 05:51小编:好男人热度:

“家长进课堂”用生动方式普及科学常识,提高学生专注度

    家长主动参与到校园教学环节中,也意味着校园的“泛教育”空间正在扩张。 C FP供图

过去,所谓“公开课”的观众和讲师,大多是些专家、名教组成的鼎盛考评阵容,但最近“讲师”却有可能变成孩子的爸爸妈妈——10月中旬,深圳大学西丽实验小学一年级推出的“家长进课堂知识讲座”,就是利用家长在各行各业的工作经验,为孩子进行科普、娱乐、健康、文艺方面的综合教育——“家长教师”这个新兴角色,标志着在“家长委员会”之外,父母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执起教鞭的父母,突然化身为一个令学子们倍感新奇的角色

探索趣味化教学方式,“家长课堂”是一个典型版本

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堪忧,但与少儿健康知识相关的教育却一直缺位。不过,对于深圳大学西丽实验小学一年级(2)班的师生而言,他们并不缺卫生教育的福利——因为,一位名号为“白炳湘妈妈”的家长正好就是医疗保健行家。

最近,白炳湘妈妈来到学校教室,给学生上了堂名为“我的身体我知道”的公开课,主讲形体保健、饮食作息等内容。为了增加课程的活泼指数,白炳湘妈妈还特地准备了图示、量表、量尺等“教具”,而高悬于教室讲台后方的幻灯播放设备,更是吸引目光聚焦的生动物件。

“身体蜷曲的害处是什么”、“眼保健操手法怎样才标准”、“为什么饭前厕后要洗手”……这些教条式的“健康守则”,很多同学早有耳闻,但他们都从未“眼见为实”。白炳湘妈妈展示了一幅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一个脊椎扭曲的人摆出极其痛苦的姿势,长吁短叹地从侧目的路人中走过。看到这一幕,不少同学目瞪口呆,顿时把松垮的身体坐直了。

随后,白炳湘妈妈还安排了“体验游戏”、“有奖竞猜”等环节,并把各种常用的推拿手势和技巧进行了演示。这项新的“孝顺技能”,学生回家后可以在长辈们身上施展了。

据深大西丽实验小学相关课程负责人透露,该校目前正在探索趣味化教学方式,而“家长课堂”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版本。“家长分别来自各行各业,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十分丰富,于是我们就想,能不能把家长也当成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引渡到日常教学中去?”目前看来,这个实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学生的专注度非常高,一些科学常识得到了普及,连许多家长也被吸引过来旁听。

“家长进课堂”项目遍及心理、体育、音乐、交通安全等各个领域

按照“家长进课堂”的具体规划,此后轮番登台演讲的家长,还将涉及心理、体育、音乐、宠物养护、交通安全、思想品德等多个行业领域。一群“家长教师”几乎包办起了一个校本课程。该校家委会成员童新迪妈妈透露,这一家校联合课程是家委会与校方共同合作的教学成果,“部分家长体现出了很高的教学水平,有些家长还会自行制作教学光盘,全面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

而虚荣心的适度满足,也是激励孩子们产生良性竞争,形成良好社交关系的关键。孩子们终于可以在“家长进课堂”这个平台里合法“拼爹”了。“同学们互相比拼哪个家长讲得更好,产生了以家长为荣的情绪,亲子关系与社交关系同时升温。”董新迪妈妈补充,“家长进课堂”活动使亲子、家校的关系形成了更为稳固的三角阵形。教师与家长互相隔离、沟通频率低的状态,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深圳琦富教育机构负责人、亲子教育研究者裴琳告诉南都记者,“家长进学堂”这一教育模式,丰富了教育手段的种类,而面对一群过去毫无教学经验的“非专业”家长,教师也可从中借鉴许多:“事实上,每个家长轮流上台只讲一次课,他们势必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于是会做很多精心准备——在工作岗位上习得的沟通技巧、语言能力、电子文档(PPT)制作能力等,实际上和教师的日常教学之间颇有相通之处,而家长再结合自己所处的行业特点精心编排教材和教具,有时能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家长还会自行制作FLASH或教学动画,形成了一套DIY版本的家教电子教材。”

过去,存在一种消极倾向,教师与家长互相将自己应负的教育责任推诿给对方,双方很难完全做到换位思考,家长的期望值与教师所承诺或做到的效果迥然相异,往往是导致家校冲突的根源,如今,把家长请上讲台,这便实现了一次有趣的换位体验。“许多家长亲自讲课后,才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艰辛与不易。”有教师如是说。

“泛教育时代”来临,家长也要学习教育技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