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安“水粉户”四处逃窜,废塑料厂如何绝处逢生?

日期:2019-04-02来源:汽车电瓶回收发布人:新闻人 阅读:0

原标题:文安“水粉户”四处逃窜,废塑料厂如何绝处逢生?

2018年年末,在有“北方废塑料之都”之称的河北廊坊市文安县的一个废塑料市场,收购贩卖塑料颗粒的店面招牌仍在,街道却冷冷清清。文安县城以东约15公里处,文安东都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园内大门紧闭,园区西南部的分拣车间已被清空。

一位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几年前,文安县开始整治塑料行业,县里赵各庄镇、文安镇、李各庄镇等村镇“水粉户”被“撵”到了这里。所谓“水粉户”是指从事废塑料回收加工环节中水洗、粉碎环节的个体户,由于涉及污水排放,水粉被视为塑料再生业中污染最大的环节。

《人民日报》2016年一篇报道介绍,2011年起,文安县对废塑料行业进行整治,全县3785家清洗户一律断电停产,废旧塑料运输车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入县境。

2011-2017年间,有至少50家从事水洗、粉碎工序的商户在东都产业园内生产,“一家做一种工序,分拣区,粉料区,一直到拉丝或者拉出去造粒,产业链都连上了。”前述工作人员称,园区曾投资上千万元建成污水处理设备,要求商户完成工商及环评手续,园区管理者还会对每一批进料进行登记。

但到了2017年,形势突变。当年2月,原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首次将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城市称为“2+26”城市,文安县所在的廊坊也名列其中。紧接着,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与之水陆相连的文安县也需要服务新区规划,“主动开始与雄安新区规划对接”。2017年4月,文安召开全县三级干部大会,打响环境卫生整治、“小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等五大战役。

涉塑企业大多被划为“小散乱污”,在关停取缔之列。之后,东都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园更名为东都新兴产业园,文安县委书记陈玉亮指出,产业园将“提升园区设计品位”,“紧盯雄安新区和京津外溢项目,积极引进一批优质精品的战略合作企业”。当地村民介绍,2017年9月,园区西南侧塑料厂房内的小商户们“就全被撵走了”。

2018年1月2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对文安塑料造粒行业的违规生产进行了曝光。两天后,文安县对县域范围内塑料企业全面开启规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据《廊坊日报》2018年9月18日报道,文安县所剩的591家塑料企业中仅有327家成功复工复产

2018年12月,文安县发改委官员向到访的财新记者确认,县政府已规定,文安不再批准任何新建涉塑企业项目。

2018年12月,文安县委宣传部官员在回应公益组织“天津绿领环保”时称,一开始,文安县想实现水粉环节的正规化管理,但由于租金等成本太高,环境代价太大,随着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环保形势愈发严峻,县里决定退出水粉行业,集中规范发展造粒、拉丝产业。

一位东都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塑料垃圾常含油污及有害成分,在循环用水基础上处理仍非常耗水,园区污水设备每年都处于赔本状态。他还称,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家企业能实现达标排放。文安处理的塑料以ABS塑料和PE塑料为主,ABS塑料强度高,轻便光滑,方向盘、安全帽、仪表盘基本都用的是ABS塑料,PE塑料耐腐蚀性、电绝缘性、耐磨性优良,广泛应用于电力、包装等行业中。而如果是处理装饮料的PET塑料瓶,耗水量还更高,处理一吨所需水量达三吨以上。

一位曾在东都产业园办厂的文安企业主告诉财新记者,他当时一进园区就交了15万元的房租,污水处理设备却“没见着起用过”。2012年前后,园区排放的红红绿绿的草酸和工业强碱污水污染了邻村的田地,在被村民举报后,园区后续发展不了了之。

“这边撵,那边招。”园区原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2017年东都产业园被整治前,山西大同一个产业园就过来招商,“那边能随便污染,穷”。

财新记者采访的多位行业人士都认为,华北地区需要一个废塑料集中收集处理场所,但究竟花落何处,还没有定论。“只有在2019年下半年、2020年上半年雄安新区整体规划全面落地之后,河北涉塑、涉污产业才敢做出符合顶层设计的规划。”一位文安当地官员直白地说。

文安展现了废塑料再生行业的普遍困境: 再生塑料产业园往往难以实现正规化管理,对违法企业多采取放任的态度。“你打他就跑,稍微松一点就冒出来,或者跑到别的地方。”一位河北玉田县唐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的行业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立意正是将前端“小散乱污”整合入园,统一进行环保处理,而非仅支持后端少数大型生产企业。

2011年起,河北文安县开始进行环保整治,许多重污染小作坊也转移了过来。从2017年起,大邀铺村和附近各村陆续接到土地征收通知,子牙循环产业园区规划扩建,但村里的废塑料再生产业显然不被纳入规划之列。

2017年年中,一波“散乱污”整治开始了。“不给塑料加工企业发环评,方圆50里、100里给供货的,也都不让做了。”如今赵大爷已被园区聘为环卫工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园区空旷笔直的大路边一辆垃圾车上晒太阳。

2017年5月,在静海区集中开展的“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工作中,子牙镇被列入关停取缔名单的企业达596家之多。多位被访者告诉财新记者,拿不到资格的许多小塑料作坊已经转移到了塘沽。

正规企业也业务受限,从事进口家电机壳等废塑料的粉碎、加工的天津中能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能有色)法人代表常文东告诉财新记者,由于公司所在的静海区禁止产业园区外的企业申报塑料水洗工序,该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都上好了,“到后来还是不让弄”,近80万元的投入打了水漂。

文安尚且如此,回看2018年死掉的企业,相信大家心里都是五味杂陈,加之今年或将提出的废塑料进口标准,及排污许可证的严查,废塑料老板们的2019怕是更加不好过了!

来源:财新周刊

编辑:小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废塑料新观察】及作者信息,如对文章有意见或建议,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谢谢!

首页
供求
电话
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