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原创 集装箱红海天下的手足之争

日期:2019-04-04来源:二手集装箱出售发布人:钢铁侠 阅读:0

原标题:集装箱红海天下的手足之争

作者:格隆汇·walie

2016年8月韩国最大的航运企业韩进海运破产后,低迷多年的航运业和集装箱制造业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触底回升迎来行业全面复苏、欣欣向荣的局面。

2017年,全球集装箱产量同比增长65.92%,达到370万TEU(TEU=Twenty feet Equivalent Unit20英尺标准集装箱),全行业企业盈利在2017年也出现拐点。代表航运业景气指标的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2016年的低点也开始慢慢爬升,2017年更是一波明显的上涨。

中国企业掌握了全球95%的集装箱制造能力,作为集装箱市场龙头的中集集团,占据国内企业44%的市场份额,按理说是这次行业复苏最大的受益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集集团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中集集装箱业务实现营收315.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6%,净利润18.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9%。

乍看感觉中集集团的集装箱业务是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但是深挖财务报表你会发现,集装箱特别是干箱的净利润率已经下降到让各大企业苦不堪言。

从中集集团的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到,18.91亿的净利润有10.5亿是青岛工厂搬迁政府的补偿收益,所以扣除后只剩8.41亿元,净利润率不到3%,同比是下降17%的。

而不到3%的净利率,在其他公司的财报中也可以推算出。为何行业转好之际,各大集装箱公司却只能在业务量大增的同事几乎赚不到利润?究其原因,是成本上升环境下各大集装箱企业的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导致的利润掏空。

一,恶性竞争

2017年二季度,集装箱全行业制定了行业自律公约,推行“油改水”的生产线升级改造,从而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箱价迅速攀升。中国新造集装箱船价格指数(CNCPI)从年初的1800美元/TEU涨至三季度达到2300美元/TEU左右。

因此中集集团业绩迅速表现良好,2017年集装箱业务营收突破250亿元,剔除一次性收益后,净利润超过10亿,市场估值节节攀升。

但是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18年股价更加急剧地下跌到低点,中集集团有一肚子说不出的苦水。

虽然2018年全球装箱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但是集装箱的原材料钢材的价格一路攀升,大大提升了集装箱制造的成本价。截至2018年7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已经较2016年年初翻了近一倍。而钢材成本在集装箱制造成本里,占了近三分之一。

按照市场规律来讲,钢材等成本的上涨通常会转嫁给下游客户,可今年成本大幅上涨而集装箱价却反而下跌。据胜狮和中集集团的公告显示,2018年集装箱价格一路下跌,从前期2300美元/TEU最低下探至1700美元/TEU。

所以这就自然而然地解释了企业为何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利润率大幅下降,因为每一份的成本上升最终都落到了利润的减少。

行业内本来一致预期贸易战会导致行业整体进入寒冬,殊不知是行业恶性竞争导致的多输局面。

那为何企业不提升集装箱价格呢?是因为在本来就是高度竞争的集装箱红海市场,大家开始恶性竞争打价格战了!

在2016年之前,集装箱行业供给侧结构相对较为合理,行业竞争格局比较均衡,厂商行为趋于理性。中集集团、胜狮货柜、新华昌多年来一直位居集装箱制造业前三位,中远海发全资子公司上海寰宇位居第四,这四家企业在全球的合计市场份额接近九成。

但是2016年2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远)和“中国海运集团”(中海)正式合并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之后,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使得原有的竞争格局很快被打破。

此前位居行业第四的上海寰宇,近两年攻城略地,2017年集装箱年销售量从前一年的不足20万TEU飙升至近50万TEU,迅速跃居行业第三。

2018年上半年,上海寰宇集装箱销售量进一步攀升至36.9万TEU,与胜狮货柜差距进一步缩小,并直追行业第一的中集集团。

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企业往往采取价格战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此来打败竞争对手。然而,良好的愿望并不会转换成美好的现实,过度地打击对手并未使自己变得更好,而是所在领域的企业,大家越是想打败竞争对手,大家越是变得更差,最后出现双败、多败的格局。

中远海发、胜狮货柜和中集集团在经历2017年净利润的提升后,2018全面进入了年利润衰退期,与波特的竞争理论结论如出一辙。

二,手足相争

对于中集集团而言,如果单单是同业恶性竞争导致利润下降,那只能说明所处行业的残酷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率低下。但是有趣的是,中远是中集集团的第二大股东。A+H股共持有近22%的股份。

所以,作为龙头的中集集团,面临的是自己的大股东跟自己“手足相争”,这怎能不严重加剧行业产能相对过剩以及价格竞争呢?而这种恶性竞争,对公司、行业甚至国家而言,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而且,追溯到中远和中集集团关系的历史,你会发现中远海发现在的行为与当初入股中集集团时的初衷大相径庭。

1987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中远集团加入成为其新股东,中远成为中集两大股东之一。中远在与中海合并之前持有中集22%的股份,合并后持股比例未变。

入股中集后,中远逐渐聚焦主业远洋航运,将集装箱制造业剥离出去,从而完美地解决自己作为中集的大股东涉嫌的同业竞争问题。中集集团之后在上海、天津以及多个沿海地区布局集装箱业务,行业集中度得以大大提升,彻底改变了行业散乱、无序竞争格局,是集装箱行业迈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但是16年中远与中海重组后,中远海发却不断加强发展旗下集装箱生产能力,严重冲击了市场供给侧的结构,也是2018年以来行业产能进一步过剩和价格竞争加剧的最主要推动力。

如今,经营不利的胜狮货柜一直在缩减集装箱制造的规模,继2018年7月出售了旗下的惠州太平工厂后,今年3月19日胜狮货柜发公告再出售五家全资附属公司,而买者市场一直盛传正是中远海发!

对于非控股股东的同业竞争,除了IPO时会有严格的法规去限制,其他时候国内目前的法律监管是一片空白。从国内上市公司监管法规看,相关规则虽然只限定控股股东的同业竞争,但是毕竟中远海发是中集集团第二大股东,并拥有两个董事席位,显然不同于一般的股东,理应尽力支持中集集团核心业务健康发展,实现双赢;而不是手足相争,恶性打压去增加内耗。

并且,中集集团的董事刘冲先生是中远海发的董事总经理,专门负责上海寰宇的集装箱业务。作为董事,应该将中集集团将其他股东利益放在首位,但是两家明显的恶性竞争,显然是有损股东利益的。

再者,中集集团和中远海发都作为央企,管理层的战略发展规划理应是放在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的角度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但是如今中远海发的搅局,使得中集集团和自己本身的利润大幅缩水,换个角度思考,其实是牺牲了国家的利益。

三,结语

中集集团一直以来认真致力于行业健康发展,譬如引领行业自律、倡导环保节能、绿色低碳以及提升自动化水平,不断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对外部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也能够积极争取和交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2018年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中集集团协助集装箱行业协会,在中美贸易战的听证会上成功将集装箱从加税清单中剔除,这无疑是给国内集装箱制造行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国资委目前正大力推进央企深化改革,支持中央企业之间通过资产重组、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提升央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中集集团与中远海发同属国资委旗下优势龙头企业,相信中远海发会以合理的方式解决与中集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促进集装箱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首页
供求
电话
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