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手工艺品 - 纸艺/折纸

逢年过节时 你家的这件东西曾是专供后妃的贡品

标签:纸艺/折纸日期:2017-01-10 15:04小编:丑的拖网速热度:

原标题:天津绢花,曾专供后妃佩戴的“皇花”  “称体衣裁一色红,满头花插颤绫绒;手提新买金鱼缸,知是来从天后宫。”这则清末天津的民谣,既表现出当年天

原标题:天津绢花,曾专供后妃佩戴的“皇花”

逢年过节时 你家的这件东西曾是专供后妃的贡品

“称体衣裁一色红,满头花插颤绫绒;手提新买金鱼缸,知是来从天后宫。”这则清末天津的民谣,既表现出当年天后宫一带的热闹和繁华,“满头花插颤绫绒”一句也道出了老天津人对一种名为绢花的装饰品的情有独钟。旧时过年期间,津城中无论是老太太,还是姑娘、小媳妇,都要戴上几朵绢花图喜庆、求吉利。

绢花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它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装饰色彩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就载有隋朝著名的隋炀帝杨广创建了一座名为西苑的皇家禁苑,苑内的树秋冬凋败,他便命人裁剪彩色绸缎为花,池内亦剪彩为荷芰菱芡。时间长了,这些绢花的颜色变了,再易以新的,因此,一年四季,这座皇家禁苑都被装点得如同阳春三月一样。由此可知,1400多年前,我国的绢花制作工艺就已经很精美了。

唐代画家周昉的传世名画《簪花仕女图》,也为人们再现了宫廷贵妇簪花戴彩的情景。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187号墓地出土了七世纪末至八世纪初的一束绢花,其色彩至今依旧鲜艳。到了隋唐之后,绢花制作技艺日臻完美,历史上,这项技艺还传入日本、朝鲜,成为中国民族艺术的瑰宝。

天津武清区曹子里镇被誉为“绢花之乡”,镇上的绢花制作技艺源于清代,如今,这项技艺不仅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衰落,反而日益繁荣,这一切与当地人对这门老手艺的坚守和不断创新密不可分。

清康乾盛世,京杭大运河漕运兴旺,江南的丝绸、绢帛源源不断地运进京城及沿河集镇,于是这里涌现出许多制作绢花的能工巧匠。

旧时的津城,自岁末开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卖绢花的小贩,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天后宫一带,卖家纷纷将最漂亮、最新款的绢花插在草靶子上让顾客挑选。当年女性佩戴绢花不仅仅是在过年期间,天津大姑娘出嫁时必定要戴一种名为“绒绢花”的绢花,若觉得大红的龙凤花、双喜字还不够喜庆,可以加上粉色的月季花、牡丹花等绢花来陪衬,绢花中有珍珠、光片、丝线等镶嵌其中,戴在头上光闪闪的,好不热闹。

事实上,天津人做绢花的历史并不久远,但在清代誉满宫廷,实属难得。曾经,武清制绢花的高手云集,其中以刘亨元(花儿刘)、王永寅(花儿王)的名气最大,“花儿王”更擅长制作纸花、绢花、绫绸花、通草等。当年,由于宫中后妃用花量不断增大,武清绢花艺人纷纷到京城开办花庄,如刘亨元创办了万聚兴花庄,龚怀开设了祥瑞花庄,他们的花儿倍受青睐,因此,天津绢花品种之一的“绒绢花”在当时又享有“京花”的美誉。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武清艺人卢玉山等合伙在人流如织的天后宫开设了三义厚绒绢花作坊。三义厚的花儿惟妙惟肖,加之人们认为天后娘娘身边的花儿更为吉祥,因此武清绢花在市内的销路达到鼎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