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生活创艺 - 花鸟鱼虫

博物:一条拯救灵魂的小路

标签:花鸟鱼虫日期:2016-02-22 06:16小编:╭创意无限♪热度:

■本报记者 张文静

“在这‘郁闷’的冬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探讨博物学文化,准备迎接博物的春天。”11月14日首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召开当日雾霾重重,致欢迎词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如是说。

论坛围绕“博物绘画”“博物出版与发布”“博物文化探究”“博物教育与传播”等主题进行,博物学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博物爱好者以及博物出版人进行了30多场主题演讲,或阐述博物学的相关问题,或分享自己博物生活的独特体验,或发布最新的博物出版消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就在论坛上宣布,将创办《中国博物学评论》杂志,初步定为半年刊。

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田松看来,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举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手之所触,鼻之所嗅,都可以纳入博物学的范畴。“简言之,博物学的对象就是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所不包。博物学是人类最原初的知识形态,基于对自然的最基本的认知、观察、命名、归纳,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本能方式。”

孔子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田松认为,如今提倡博物学,正可以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做起。“这是人类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继而放下人类中心主义傲慢的开始。同时,博物学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数理科学的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方式。通过博物学,人类换一种视角看待自然,并逐渐能够体会自然,感受到作为生命的自然,继而可能会感受到人类有史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造成的巨大伤害。由此,人们也许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不大容易接受的现实,那就是在自然界中,人类并非是一个有道德的物种。而意识到这一点,恰恰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道德觉醒的开始。”

从这个意义上说,田松将博物学视为“拯救人类灵魂一条小路”。

但什么是博物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华杰说,每个人都可以建构自己的博物学。“我心中的博物学由四方面构成,一是认识到天地有大美;二是去感受、观察、描述和分类,发现自然之美;三是像孩子一般对自然怀有赤子之心;四是产生‘共生’的理念。”

对于博物生活,刘华杰感叹说:“在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还能否像前人一样,感受《诗经》中描写的‘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还能否拿出时间去看看一片树叶、一朵花?云南有句老话,叫‘好在’,意思就是好好活着。如今我们提倡博物学,就是提倡‘好在’。说起来简单,但需要坚持。”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之中,很多人感叹亲近自然、体验博物生活之难。但是,如今还是有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到了博物的乐趣,享受到融入自然的美好。

追逐博物的光芒

辽宁省葫芦岛市科技馆副馆长李聪颖,接触植物绘画不过短短一年左右,但这却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出生于河南一个小山村的李聪颖,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绘画教育,大学的化学专业也与绘画毫无关系。2001年大学毕业,李聪颖来到了葫芦岛市科技馆工作,承担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策划和实施任务。

十多年来,李聪颖像身边人一样每天上下班,照顾家庭,那段时间被她称为“匆匆流逝的清水日子”。

直到2013年,“我来北京学习,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园时,突然发现了一只斑衣蜡蝉。在我的童年里,这个小昆虫曾带给我许多美好记忆。当时,我就掀起它的翅膀对朋友说,你看它多漂亮。那一瞬间,我突然就想开始画画了。”

最开始她并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于是就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绘画,画过静物,也画过人像,2014年偶然间读到了刘华杰的《天涯芳草》和《博物人生》两本书,豁然开朗,一头扎进了植物绘画中。

“开始时,没有人教我认植物,我就买来两本植物方面的书,经常翻阅。”李聪颖说,“闲暇时就去野外寻找植物、拍摄照片,回来照着画。”渐渐地,李聪颖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植物,从油性彩色铅笔到水溶彩色铅笔,再到水彩。

“我的第一幅水彩画,是春节画的办公楼里的一枝干枝梅。此后以水彩绘画为主,画过香草、紫苏、迷迭香、罗勒等。”李聪颖说,“我做植物绘画,就是为了取悦自己,这可能也是践行博物学一个重要的目的吧。”

今年11月,刘华杰的新书《燕园草木补》出版,李聪颖承担了该书的插画工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