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的国庆礼赞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6-01-30 01:00小编:好男人热度:

原标题: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的国庆礼赞

  新华网哈尔滨10月3日电(记者王君宝)千米长街,精美的矮楼林立两侧;浮雕圆柱,雕花门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寻着镂空铁门看去,院外手工艺人在展示高超的传统技艺,院内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宁静与典雅。

  这里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形态代表,国庆长假,老街用独具韵味的民俗活动,为国庆献礼。

  “我今年60了,借着国庆用京戏弘扬国辉!”身穿华美的戏服,兰花指在空中优美摆动,透过浓重的油彩陈秀杰的兴奋仍然清晰可见。在中华巴洛克街区的一个普通院落,来自哈尔滨市南岗区的春雷京剧团,组织了一批已退休的业余演员,在国庆期间为前来游赏的观众演出。

  “我演的是《楚宫恨》里的马昭仪,上午刚表演完《红灯记》。国庆嘛,得演个样板戏给大家伙看看。”陈秀杰一边与络绎不绝的观众合影,一边说。院门口,悄悄立起了客已满的牌子。

  为庆祝国庆佳节,中华巴洛克街区在长假期间举办了“民俗展示汇”活动,在街区的角落巷尾,各种古玩物件、传统食物和技艺随处可见。活动工作人员介绍说,一来希望能通过民俗展示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国庆增添节日气氛,让游客在娱乐的同时直观地体味祖国的历史精粹。

  红色历史扑克牌,抗战故事的小人书,泥人手工,古币古玩等,让游人看花了眼。“感觉建筑挺好看的,中西合璧,很有特色。”来自湖南的翟姓新婚夫妇手拿着刚买的古建筑明信片对记者说。

  1870年哈尔滨最早的商业街在如今的道外区起步,十九世纪中东铁路通车后,大量国外移民涌入,造就了如今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工商业在此蓬勃发展,直到解放,这里始终是中国有名的商业区。民间俗称“流金的路,淌银的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