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生活创艺 - 花鸟鱼虫

苍蝇飞过 77岁老人一眼就知啥种类

标签:花鸟鱼虫日期:2016-03-12 23:04小编:二锅头热度:

苍蝇飞过 77岁老人一眼就知啥种类

苍蝇飞过 77岁老人一眼就知啥种类

苍蝇飞过 77岁老人一眼就知啥种类

苍蝇飞过 77岁老人一眼就知啥种类

牟广思通过图册讲解苍蝇的区别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张墨寒 摄

头顶一只苍蝇飞过,不用抬头不用看,只挥一下手苍蝇就被抓个正着……这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

现实生活中,有一位辽宁老人只要能看清眼前飞过的苍蝇,就知道这只苍蝇属于什么目什么科。但他不是什么高手,只是因为研究了一辈子的苍蝇。

自小喜欢捉虫子

长大后最感兴趣的是研究苍蝇

生于1938年的牟广思如今已经满头白发,虽然耳朵已经有点背,但仍旧眼神敏锐、腿脚利索,提起研究了几十年的苍蝇更是滔滔不绝。

牟广思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在野外玩耍,更喜欢捉一些小动物、小虫子,因此在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和动物相关的专业。

1963年,牟广思作为辽宁大学生物系第一届毕业生被分配到锦州卫生防疫部门,主要从事医学昆虫动物分类消杀和控制数量等工作。和常见的八种医学媒介生物:鼠、蚊、蝇、蜚蠊(俗称蟑螂)、蚤、蜱、螨、蠓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牟广思最感兴趣的,也最有研究成果的还是苍蝇及其幼虫。“除了兴趣,当年一位姓马的老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当时蝇与疾病结合这方面的研究不多,马老师的课我听得最认真,他也经常鼓励我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因此牟广思对蝇加深了关注,不仅对蝇类成虫学习研究,对幼虫也产生了兴趣。

采集标本发现十多种蝇类新种

曾为新种类命名

工作后,为了更好地研究蝇类,从1970年左右开始,牟广思开始采集标本。

一年中近四分之三的时间,他都在锦州沿海、山区、丘陵、平原间忙碌。除了其他医学昆虫标本,蝇类标本他就收集了240种数千只,并制成了针刺、切片标本等,还通过显微镜细致绘制了各种类苍蝇各部分特点的手绘图谱。

“我爸常年不在家,好不容易回趟家带回来的不是苍蝇就是蛆虫。”牟广思的小女儿牟镭回忆,小时候她和父亲接触时间少,父亲一年中在外工作得有300天,惟一的印象就是父亲对研究苍蝇特别执著。“回到家就在饭桌、书桌上铺几张纸做蝇类标本,我妈看见他家里事啥都不管就弄苍蝇也很不愿意,但说了也拗不过他。”而令家人自豪的是,在牟广思那届毕业分配到各市防疫站工作的同学中,只有他发现的蝇类新种多,并参与了很多相关图书的编辑。1988年牟广思就被破格晋升为主任技师,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内外没有记载的蝇类新种,我发现了十多种。”牟广思介绍,像星星被发现后可以由发现者命名一样,他发现苍蝇新种类后也可以由他给起名。

“这只胸部背面是全黑的,就形象命名为黑背莫蝇。”在1973年采集到莫蝇属的新种中,发现人牟广思将其命名为黑背莫蝇,相关科研文章也在1984年发表,昆虫标本则保存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追在牛后面捉吸血苍蝇

花钱买鲜鱼放臭了去诱捕

为了采集到种类不同的苍蝇,光在一个地域或是时间段进行采集是行不通的,厕所、畜棚、垃圾堆……哪里苍蝇多他就得往哪里跑。

“有一种吸血的苍蝇就围着牛飞,我就追着牛边跑边捉,但得找老实点的牛。”牟广思笑称跑得快的牛他追不上,但追老实牛也要用杆子长的捕蝇网,“再老实的牛总被我骚扰也要尥蹶子啊。”牟广思笑着说。

对于只在臭鱼、臭豆腐、腐肉、人类和畜类粪便周围“转悠”的苍蝇,牟广思也有办法。“花钱买到新鲜鱼,然后放臭了去山里诱捕,就是去的途中费劲。”

牟广思说当年经济条件普遍不高,新鲜鱼不吃故意放臭了去引苍蝇,别人很不理解,而最让他费脑筋的还是怎么将这些“有味道”的东西带到捕捉地。由于当时只能乘坐公共交通,为了把刺鼻的臭鱼带上车,他要事先包上好几层塑料袋,“但这样有时还是能被别人闻到,而我就只能装傻不吱声。”

诱捕需要的粪便是不需要前期准备和携带的,都是到捕捉地后再寻找。牟广思说,在有人居住的地方还好说,去厕所、畜棚就能采集诱捕的粪便了,但特别空旷的地方找不到了,也只能自己解决诱饵问题。“实在不行就得自己‘制造’了。”

厕所里一待几小时观测苍蝇幼虫

数蝇蛆数量检验消杀药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