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民间布艺

废布回炉变布艺禽鸟 八旬老太两年创作百余只

标签:民间布艺日期:2016-03-18 12:05小编:丑的拖网速热度:

布艺小燕子栩栩如生。 李希照老人的家成了"百鸟园"。


废布回炉变布艺禽鸟 八旬老太两年创作百余只

一有时间,老人就戴上眼镜一针一线地缝制布艺作品。

废布回炉变布艺禽鸟 八旬老太两年创作百余只

老人制作的仙鹤布艺作品能够稳稳地站立。

  骄傲的大公鸡、艳丽的金刚鹦鹉、亭亭玉立的仙鹤……7月29日走进李希照老人的家,仿佛到了百鸟园,而这些惟妙惟肖的动物,都是老人用废旧布料一针一线缝制起来的。今年85岁的李希照年轻时就爱动手做点小工艺品,2012年秋天,老人收拾家见废旧衣服难以处理,开始利用小布头、旧衣服、废铁丝等缝制一些布艺手工,小到刚孵出蛋壳的“小鸡仔”,大到凶猛的“苍鹰”,百余只栩栩如生的禽鸟已经在她家安家。

  布艺作品让家变“百鸟园”

  “莺鸢遭猎日稀少,唯我珍禽栖客厅。”这是李希照老人自己创作的两句诗,用来形容她的家是再贴切不过。29日上午,记者来到金水路馨苑小区李希照的家,一进门就看到一只“大黄狗”蹲在玄关警惕地望着大门,“黄狗”身上穿着白条红边的polo衫。“这是我做的第一个布艺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李希照说。

  躲过“大黄狗”,只见迎面一只“苍鹰”盘踞在空调顶上,犀利的眼神像活的似的。转身进入客厅,更是仿佛置身百鸟园中,留着花花绿绿大尾巴的“公鸡”、叼着菜青虫的“喜鹊”、河边戏水的“仙鹤”、墙角筑巢的“家燕”,甚至还有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鸡仔”,大大小小数十只禽鸟栖息在客厅的各个角落。

  “这边还有呢。”在李老太的指引下,记者又发现了拐角处正在喂食的“布谷鸟”,还有吊顶边缘唱歌的“黄鹂鸟”,真是一步一景,处处有惊喜。打开书房门,场面更是壮观,长沙发上、靠背顶、扶手上站着四五十只禽鸟,每只的品种和形态都不一样,神态栩栩如生。“一共是一百多只 ,具体多少我还真没数过,叫百鸟园不为过吧?”见记者惊叹不已,李老太既开心又骄傲。

  纽扣做眼睛,冰糕棍当嘴

  看着满屋禽鸟,很难想象所有的制作材料都是废旧料。李老太看出记者的疑惑,随手抱过一只“芦花鸡”,一一讲解材料的来源。“这只芦花鸡大致分成四部分,主体是鸡身子,外面的布料是孩子们小时候的衣服,然后是一对翅膀,也是穿不了的绒布衣服,上面的花纹正好变成翅膀的羽毛,另外就是鸡爪子和鸡头。”李老太戴起花镜,认真讲解道。

  记者看到,鸡爪子鸡腿外全是细线一圈圈缠绕而成的,里面是铁丝做撑子。“这些铁丝都是我和老伴出门溜达的时候捡回来的,你再看这鸡眼睛其实是纽扣,鸡嘴巴是冰糕棍,老伴用工具刻出嘴的样子,上面的颜色是孩子们过期的指甲油涂的。”李老太说,整个作品除了填充物是从李村集上买的廉价丝绒棉外,其余的都是平时过日子收集的废旧材料。

  李老太说,曾经有一家城阳的玩具厂商注意到她的作品,提出让她帮忙设计布艺作品,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类似鸡爪、嘴巴、眼睛等部件全都用磨具压制而成,后被李老太拒绝了,“我和老伴忙活了一辈子,家里条件也不差,做这些布艺完全是爱好,如果改成机器制作,味道就变了,没有那种质朴的感觉了。”

  废旧衣物激发创作欲望

  李希照今年 85岁了,但精神矍铄,走路生风,言语清晰有条理,根本不像已年过八旬的人。记者拍照时,老人还很注意角度,希望别太显皱纹,“哪能不老啊,可能就是比同龄人更闲不住,爱动脑动手。”

  李老太年轻时从事过很多工作,但都与工艺创作无关。但是老人说她从小就爱好手工,小时家里条件不好,家里人衣服和日常用的东西很多都是她自己做的。“现在家里的沙发套有十几套都是我自己做的,过个一两周就换一次,常换常新,我和老伴夏天的衣服也都是我自己做的,想要什么款式的就做,既便宜还好看。”

  退休后闲来无事,李老太开始动手制作小工艺品,起初研究了一段时间木刻画。2012年秋天,收拾屋子时整理出很多废旧衣服和被褥,孩子们想一股脑当垃圾扔了,李老太觉得着实可惜,便开始琢磨着用废布头做点小玩意,没想到这一做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布喜鹊太逼真引同类围攻

  “最开始做鸟的时候,最难的莫过于一个"站"字。”李老太说,大狗、乌龟,这些布艺都是趴着的,做完后放在地上就能稳住,但鸡、鸟这些都是站着的,而且是身子大腿细,所以刚开始做的都站不住。后来她慢慢摸到门道,通过调整形态和填充物将重心控制在中线位置,再调整腿的位置,加固爪子的强度,通过多次调整后,一只布艺喜鹊终于站起来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