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民间布艺

巧男巧手手传乞巧技艺

标签:民间布艺日期:2016-03-08 05:43小编:好男人热度:

巧男巧手手传乞巧技艺

■乞巧微缩作品几乎能以假乱真。

巧男巧手手传乞巧技艺

■乞巧微缩作品在广州花市上展出。

天河珠村玩乞巧,甚至比过年还热闹。村里稍微手巧的村民,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七,总会将自己的作品“秀”出来。这一传统,始于南宋,已历经了800余年。

五羊雕塑、南海神庙、白云山等题材的作品都曾被村民微缩到乞巧案台上,亚运后,广州塔、花城广场等体现广州城市新面貌的地标性建筑,也列入了村民的创作清单。

每一件乞巧作品,从构思到取材到裁剪到粘贴甚至到刺绣,都得经过乞巧艺人的多道工序。

潘尧珊(人称“珊姐”),以其精湛的针工,征服了世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巧男”。

他,曾下地种田,他,曾玩过音响。但他,最终选择了乞巧作为他一生的追求。

■策划:林波 陈琦钿

■统筹:新快报记者 辛捷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阳麟

■摄影:新快报记者 方阳麟

匠史

乞巧艺 兴珠村

乞巧艺术已传承近800年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清末民初,珠村举人潘名江写的这首《珠村七夕吟》,生动地记录了旧时珠村乞巧节盛况。起源于南宋的珠村,居民以潘、钟两姓为主。村落向心布局,水乡风格突出,有历史建筑,也有古树名木,而乞巧节是这个村里最大的节日,每逢乞巧期间,心灵手巧的姑娘们会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手艺陈列于桌上,作为献给七娘(七仙女)的贡品,她们巧手制作出各种奇巧玩品,体现了珠村人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渴望,这种传承已经有了800年的历史。

珠村乞巧节比过年还热闹。2001年,珠村村民潘剑明邀请了2位好奇的媒体记者,探访珠村当时“隐藏得很深”的乞巧文化,采访见报后,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村巧姐制作的乞巧微型工艺品累计已达到数万件,吸引了共2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同时得到了兄弟省、市以及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响应,珠村由此也获得了“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美誉。2011年,广州天河乞巧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河珠村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一边是锄头一边是绣花针

年前的天河花市,乞巧艺术品的展位,和其他非遗艺术品的展位一样,广受市民欢迎。乞巧事业的复兴,也孕育了一批乞巧艺术家,珠村村民潘尧珊就是乞巧艺术的传承人之一。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刺绣的大家庭里,上世纪60年代初三个姐姐跟着在黄埔刺绣社工作的姑妈学绣花,白天在社里绣,晚上与假日在家里绣,随后,绣花变成了自己的兴趣,不断探索各种刺绣艺术,摸索各种创新,后来精湛的技艺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渐积累形成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