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民间布艺

神秘湘西工艺美术精彩纷呈

标签:民间布艺日期:2016-03-03 07:48小编:丑的拖网速热度:

湘西傩面具

田大年土家织锦《武陵秋色》

湘西银饰

吴景连手工扎染《回归大自然》

苗族刺绣

泸溪踏虎凿花

吉首水冲石砚

  文/石凌炜

  湘西特色工艺美术品

  龙山土家织锦、花垣苗绣、凤凰银饰、蓝印蜡扎染布、纸扎、泸溪踏虎凿花、菊花石雕、数砂(挑花)、永顺塔卧石雕、吉首水冲石砚、古丈根雕、保靖竹编、湘西傩面具等。

  武陵、雪峰山连绵起伏,沅水、酉水、澧水如玉带蜿蜒。在崇山峻岭、溪河纵横间,有一个“世外桃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

  几千年前,土家族、苗族等30个民族千里跋涉,迁徙至这片神秘境域,世代聚居下来。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聪慧的湘西阿妹便以服饰为纸,针线为笔,生动形象地将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绣”在身上,世代相传。

  深山里的树木、溪河中的石头、山坡上的泥土,也都成了湘西人尽情发挥想象力的“画布”,心灵手巧的他们“物尽其用”,将其编职、雕刻、制作成精美实用的日常用品与装饰品。

  如今,土家织锦、苗家刺绣、苗族银饰、蓝印花蜡染、扎染、纸扎、剪纸、石雕、根雕、竹编、土陶、烙画等承载着湘西民族历史文化的工艺美术品,如同一颗颗巧夺天工的明珠,正在湘西大地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那些工艺美术

  镌刻着民族的历史

  土家织锦,有一个好听的土家语名字,“西兰卡普”,意即“带花的被面”。历代以来,她都被土司作为贡品向朝廷纳贡,西兰卡普花被面也是土家姑娘最珍贵的陪嫁品。

  聪明的土家姑娘以红、蓝、黑、白、黄、紫等对比强烈的丝线作经纬,采用反面挖花工艺,用牛骨挑织而成。图案朴素而夸张,写实与抽象结合,极富生活气息。其纹样仅明清流传下来的就达200多种,现已有400多种。

  土家织锦是湘西工艺美术品中最大的一个产业,龙山县是土家织锦的原生地和主产区。全县土家织锦从业人员达1500多人,土家织锦传习所和作坊7家,年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左右。

  苗族刺绣,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诗”。

  在不断迁徙中失去文字的苗族,用五彩丝线把历史绣在身上:民族的起源及发展迁徙、部落的繁衍生息、奋勇抗敌的气概、向往美好和平自在浪漫的生活情趣……透过这一针一线,我们可以感受苗族几千年的苦难与欢乐。在花垣县麻栗场、吉首市矮寨,古丈县龙鼻嘴,泸溪县兴隆场等地,这部“史诗”仍在延续。

  苗族亦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巧手的银匠把银子打出千万种在阳光下闪耀的银饰,不论是年轻的姑娘还是年迈的阿婆,都爱用这些精致的银饰把自己装扮得漂漂亮亮。在湘西,银饰要数凤凰最多,山江苗寨里的最美。山江的银饰已有200多年的锻造历史。

  还有更多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在湘西大地上绽放。泸溪县合水镇踏虎村有一种“不用剪刀的剪纸艺术”,叫“踏虎凿花”,用刻刀凿制完成,具有浮雕般的美感;在凤凰,除了银饰,还有蓝印花布、扎染布、蜡染布、纸扎等传统工艺品争相媲美;吉首水冲石砚、泸溪菊花石雕、龙山晶核水冲石雕、巫傩文化特有的傩面具等工艺品也颇具特色。

  那些大师

  传承着祖先的技艺

  璀璨夺目的湘西工艺美术品,依靠着一代代善良淳朴、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们心手相传,传承创新,在历史的长河中奏出欢快、铿锵的乐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水云是老一辈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的徒弟。娴静的性格与对织锦的热爱,让叶水云坚持织锦近30年。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她关闭了凤凰古街的“水云织锦坊”,正搜集、恢复、整理传统土家织锦图样,集结成书。如今在乾州古城的店子,也多是作为展览和定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