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上世纪80年代 他曾与苏州亲密接触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6-03-11 22:02小编:农夫三拳热度:

上世纪80年代 他曾与苏州亲密接触

日本著名男演员高仓健10日因恶性淋巴瘤去世,终年83岁。日本媒体昨天发布这个消息后,苏州无数影迷乃至民间艺人都惋惜不已。30多年前观看《追捕》、10多年前高仓健购买苏州泥塑的往事,在他们脑海中涌起。

当年《追捕》热映,观众堵在影院门口等退票那个年代的“高富帅”,美容店曾借本报寻找“高仓健”

高仓健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苏州人第一次知道高仓健,大多是通过一部影片——《追捕》。这部影片,算得上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日本电影。影片中,高仓健扮演男主角——检察官杜丘,从此成为亿万中国观众的首席日本偶像。

市民胡庆龄回忆,她看《追捕》是1979年上半年的事,当时她还在读初一。那时候娱乐方式少,看电影很受追捧,一般电影的票就蛮紧俏的,看《追捕》这样的外国影片就更不容易了。她当时住在东中市,离家最近的桃坞影剧院的票根本买不到,父母只好帮她买了张石路新华电影院的票。到那里一看,场外有不少人等着退票,场内则座无虚席。因为要看的人实在多,电影院连着放映,往往是上一场还没结束,下一场的观众已经守在影院门口了。

家住相城区黄桥的金建英说,小时候他们那里还叫公社、大队,天好时,公社的放映队会去各大队轮流放电影,其中有一次放的就是《追捕》。结果不光当地人,连周边大队的社员都赶了来,现场人山人海,相当壮观。影片中,高仓健扮演的杜丘为人正直,犹如一座沉默的高山,不苟言笑又情深意重,冷峻的脸,健壮的体形,塑造起银幕硬汉的形象,许多人看《追捕》其实就是冲着高仓健去的。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3月23日,苏州一家中外合资的美容中心还在苏报刊登寻找“高仓健”的广告,可见那时候高仓健形象的深入人心。

来苏访问,他跟阿兰·德隆“前后脚”为在上海开店专门托人来买虎丘泥人

对苏州泥塑艺人朱文茜而言,高仓健更为亲切,因为他2002年曾买过20多件苏州泥塑。

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文茜对泥塑充满感情。她说,苏州泥塑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2002年,她的作品引起了高仓健的注意。当时高仓健在上海开了一家中式饭店,需要一批中式泥人做装饰,但他考察了其他地区的泥人,都不满意,最后经人介绍找到朱文茜,对她制作的“虎丘泥人”大为赞赏,于是购买了20多件作品。朱文茜说,虽然接洽工作都是通过介绍人进行的,她没有和高仓健直接会面,但高仓健精益求精的精神,却让她很受感动。

此外,我市老文化工作者温尚南、黄雁江等人回忆,高仓健上世纪80年代曾来过苏州,与法国影星阿兰·德隆来苏相差没多少时间,但可能是因为那次活动比较私密,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媒体也没有报道。让他们敬佩的是,高仓健曾两度拒绝领取日本电影学院奖,希望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对于高仓健的离去,众多受访者都深表惋惜。温尚南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愿高仓健一路走好!

新 闻 链 接

张艺谋曾为他

量身打造《千里走单骑》

据新华社东京11月18日电据日本媒体18日报道,日本著名男演员高仓健本月10日因恶性淋巴瘤去世,享年83岁。

高仓健以沉默寡言的“男子汉”形象而闻名,在日本影坛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称为“云上的人”。从影半个多世纪,他拍摄200余部影片,获奖数十次,迄今在日本电影界无人能比,极具号召力。

高仓健凭借“侠客”银幕形象确立在日本影坛不可撼动的地位。在上世纪60年代,他主演的《网走番外地》《日本侠客传》 等系列电影受到热捧。在这些电影中,高仓健冷酷但不失人情味的形象诠释着男子汉气概的“精髓”。

1978年,高仓健主演的《追捕》登陆中国大陆,引起巨大轰动,因此衍生无数与《追捕》 相关的文艺作品。他饰演的检察官杜丘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亿万中国观众的首席日本偶像。除了《追捕》,中国观众熟悉的高仓健影片还包括《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等。

2005年,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为高仓健量身打造影片《千里走单骑》,并决定除高仓健之外,全部起用非专业演员陪衬他。电影中,74岁高龄的高仓健用他精湛的演技,跨越国界,跨越语言,感动了观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