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大吴泥塑:扎根乡土的百年手艺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6-02-19 17:27小编:╭创意无限♪热度:

位于古城潮州潮安县浮洋镇的大吴村,是“中国三大泥塑之乡”的其中一个。潮州大吴泥塑作为中华民间艺术一朵奇葩,其艺术价值与社会声望与天津“泥人张”和江苏惠山泥人齐名为中国三大泥塑,积淀了潮汕传统艺术的内涵与特色。大吴泥塑始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 多年的历史,经过新一代传承艺人和相关人士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传统工艺在此又掀开了新的篇章。

一方乡土,一方手艺

大吴村南与鹳巢村接壤,东与银湖村比邻。相传在南宋末年,吴定从福建漳浦迁徙至此、创乡,初期有吴、莫、林、姚四姓混居,后诸姓外迁,村中独留吴氏,故名大吴。大吴泥塑鼻祖也是村庄创始人,即福建漳浦的吴公。吴定在潮州小村定居后,发现村庄一田地的泥土可塑性很强,含水多、质感强,适宜用于塑偶,于是取土塑造,自此便有了大吴泥塑,世世代代相传至今。

在过去,大吴泥塑作坊几乎走进了大吴村的家家户户,当地人习惯用潮汕话称呼它为“涂安仔”,在老乡眼里,大吴泥塑就像隔壁银湖村的美女一样,远近闻名,故有谚语:“大吴安仔,银湖小姐”,深受百姓喜爱。

但一方乡土养一方手艺,真正让大吴泥塑在各家开枝散叶的原因,则离不开潮州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明朝中期,由于民间的游神赛会、婚嫁生子、元宵庙会等节庆活动,带动民众形成购买泥塑以示喜庆的习惯,也客观上促进了大吴泥塑的发展。而后清末民间频繁的赛会、流行的潮剧艺术也刺激了戏班、艺人对木偶的需求,大吴泥塑的发展依托这段历史背景,走上了顶峰,有研究者发现,当时大吴村泥塑作坊林立,涌现出一大批很出名的“字号”,如利合、财合、福合、祥合、财记、喜记、荣记、金记、胜记等四十余家。

贴塑的“加法”艺术

在制作工艺上,大吴泥塑与其他泥塑艺术既有共通之处,也有独特的技艺闻名四方。除了按照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等工序制作,大吴泥塑的捏塑工序里还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即“贴塑”。

“贴”主要是用薄薄的小泥片经剪裁、折叠加工后贴在泥坯上,完成多层袖口、披肩、头巾、腰带的造型,为泥塑人物的服饰造型“锦上添花”,减少泥土的厚重感而突出整体层次与飘逸外形。在美术研究者王仲伟先生看来,“这种压泥成片、折片成衣的贴塑艺术,是大吴泥塑与泥人张的最大不同之处。”

“贴塑”是光绪年间泥塑大师吴潘强所开创的技艺,在这独特手法下,吴潘强完成了代表作《双咬鹅》,到今天,大吴泥塑的著名传承人吴光让先生将其发扬光大,制作出诸如《唐伯虎点秋香》等精致传神、自然贴切的泥塑作品。

吴光让将这种手法形容为“加法”艺术,为泥塑人物“穿衣”。他曾向人介绍:“其他地方的泥塑人物是整体塑成的,即便使用贴塑技艺,也只是用在衣摆或袖口等处,而大吴泥塑人物的服装是整件‘穿’上去的,有几件衣服就要贴几层泥片。雕刻是把多余的泥一点一点地去掉,做‘减法’艺术,而贴塑是把泥一层层地贴上去,是做‘加法’的艺术。”

这让本来便是苦活的泥塑工艺更加复杂,而令吴光让体会最深的是一组《赵五娘》寻夫的泥塑,这组作品的主角赵五娘的服饰里里外外被创作者吴光让贴了4层,这得从早至晚耗时5天才完工,也因此才能在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中脱颖而出,捧得金奖。

传承与保护

大吴泥塑的发展也曾历经沧桑。据吴光让回忆,在文革期间,大吴泥塑的传统题材惨遭禁断,导致整个行业受到冲击,有不少艺人纷纷转型,这项传统民间工艺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后曾一度被人遗忘,外地人几乎不曾了解大吴泥塑的存在。直至2003年一本名为《潮州大吴泥塑》的书流入北京专家的手中,才引起广泛的重视,由于错过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时间,只得等待第二批。当2008年真正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时,大吴泥塑终于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承的道路自此光明无阻。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常与“苦累脏”相伴,农民如此,捏泥塑的手工艺人也如此,年轻一辈不一定能接受、习惯、坚守这份祖宗传下来的家业。何况长期以来,为了保护家族利益,大吴泥塑一直延续着家族传承的方式,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定,这让传承工作面临封闭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大吴泥塑延续下去的绊脚石。而另一方面,近两年,天津泥人张和江苏惠山泥塑在职业院校办起了特色班,对外招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