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泥塑泥人

一把竹刀几把泥 一捧黄泥塑神韵(图)

标签:泥塑泥人日期:2016-01-25 09:17小编:好男人热度:

一块块泥巴、一根根铁丝、一根木棍,经过泥塑大师刘永占的手,这些都会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实物,各式各样的泥人、建筑等。刘永占的家里,琳琅满目的泥塑作品构成了一个亲近自然的新世界。“泥土没有生命和灵魂,但一经你充满灵气和巧夺天工的双手,它就羽化成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这是泥塑收藏家对刘永占作品的最高评价,这一件件或静或动,惟妙惟肖,憨态可掬,时尚感极强的作品,尽然出自于一位自学成才的民间艺人之手。

 


  一块块泥巴、一根根铁丝、一根木棍,经过泥塑大师刘永占的手,这些都会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实物,各式各样的泥人、建筑等。刘永占的家里,琳琅满目的泥塑作品构成了一个亲近自然的新世界。“泥土没有生命和灵魂,但一经你充满灵气和巧夺天工的双手,它就羽化成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这是泥塑收藏家对刘永占作品的最高评价,这一件件或静或动,惟妙惟肖,憨态可掬,时尚感极强的作品,尽然出自于一位自学成才的民间艺人之手。

  登封播报 胡建邦 付文龙 文/图

  少年志气高 自学亦成才

  笑容可掬、平易近人是刘永占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登封市东华镇任村邓堂,只要问到刘永占,村民们总会热情地和你讲述他的作品和故事,在他们眼里,刘永占这位闯过大江南北,自学成才的同村人,将再普通不过的泥土,玩的全国出名,本身就是个奇人。

  1961年,刘永占出生在东华镇任村邓堂一户寻常百姓家,自小跟随奶奶长大,童年的窘困让他迫切地希望学门可以谋生的手艺,机缘巧合,16岁那年,村里偶然来了一位画像艺人,他就在旁边仔细观看,回家后自己练习,渐渐的绘画技艺长进不少。“那时候年龄小,自己就想着去拜师学艺。”遂四处打听,打听到就风尘仆仆赶来磕头拜师,但往往事与愿违,“求师不成,我要自学成才。”回忆往昔,刘永占深有感触。之后,他一人来到郑州求学,二七纪念塔地下室的雕塑给了他人生转折点的启示。“先前有绘画的基础,要用泥土把人像或山水呈现出来并不难。”刘永占说,回家后的一个雨天,刘永占用泥塑造了乡亲的形象,由于形神俱像,刘永占在村里一举成名。

  以历史之韵 赋泥塑之气


  兴趣是奋斗的动力。刘永占承继了清代乾隆年间“泥人刘”创始人刘文宗的技法,就地取材,用嵩山脚下的黄土抟泥,以生活中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的百姓生活为素材,融入自己仁厚达观的生活态度,形成了独特的“嵩山泥人刘”——驼背的叼烟袋老汉、荷柴归来的村妪、仰天拉胡琴的艺人、憨厚愚顽的玩童等,或率真随性,或古拙纯朴,或仁厚良善,或开朗达观,眉眼欲动、神采飞扬,特别是人物的大襟袄、棉档裤、粗腰带、老布鞋,独具特色的农人装束,无不散发出中原地域民风淳厚的乡土气息,尊尊成为他作品中的经典。

  刘永占的“泥人刘”泥塑已被列为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永占说:“我想用这泥塑把登封和嵩山的文化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登封以及嵩山文化,也希望泥塑这门手艺能发扬光大起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