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民间布艺

“守”艺人——她让蓝天住进白云

标签:民间布艺日期:2016-01-31 09:02小编:老甜甜热度:

“守”艺人——她让蓝天住进白云


  张翰敏在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的院子里制作扎染(1月18日摄)。她叫张翰敏,从小生长在“扎染之乡”大理周城。因为读书和工作,她很早就离开了家乡。2013年,她回到家乡创立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为了留住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古法扎染技艺,也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扎染认识大理、感悟自然。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扎染技艺,本质上是一种防染技术,通过将手纺布上不需要染色的位置结扎、捆绑,再浸入由板蓝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的染液,做出样式各异的图案。周城的扎染历史久远,针脚精细缜密,丰富的图案具有浓厚的白族文化特色。一张刚从织布机上下来的白绵绸布,要经过设计、制版、印刷、扎花、沉染、漂洗、晾晒、拆线才能够做成一件合格的扎染成品,有的还需要蒸煮、脱浆、熨烫来保证质量。同一段时间里,一个人只能染一张布。蓝续坐落在一个有百年历史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套院里,这里经常高朋满座,欢声笑语。外来的朋友通过亲自制作扎染、聆听老艺人现场分享精彩故事,感受和传播白族的传统文化。现在这个团队已经实现植物染料的自给自足,这在国内并不多见。他们希望能挖掘、吸引和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让这门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手艺得以延续。新华社记者 吕帅

“守”艺人——她让蓝天住进白云


  张翰敏在染布上印刷图案(1月17日摄)。她叫张翰敏,从小生长在“扎染之乡”大理周城。因为读书和工作,她很早就离开了家乡。2013年,她回到家乡创立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为了留住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古法扎染技艺,也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扎染认识大理、感悟自然。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扎染技艺,本质上是一种防染技术,通过将手纺布上不需要染色的位置结扎、捆绑,再浸入由板蓝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的染液,做出样式各异的图案。周城的扎染历史久远,针脚精细缜密,丰富的图案具有浓厚的白族文化特色。一张刚从织布机上下来的白绵绸布,要经过设计、制版、印刷、扎花、沉染、漂洗、晾晒、拆线才能够做成一件合格的扎染成品,有的还需要蒸煮、脱浆、熨烫来保证质量。同一段时间里,一个人只能染一张布。蓝续坐落在一个有百年历史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套院里,这里经常高朋满座,欢声笑语。外来的朋友通过亲自制作扎染、聆听老艺人现场分享精彩故事,感受和传播白族的传统文化。现在这个团队已经实现植物染料的自给自足,这在国内并不多见。他们希望能挖掘、吸引和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让这门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手艺得以延续。新华社记者 吕帅

“守”艺人——她让蓝天住进白云


  张翰敏在印好图案的染布上扎花(1月17日摄)。她叫张翰敏,从小生长在“扎染之乡”大理周城。因为读书和工作,她很早就离开了家乡。2013年,她回到家乡创立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为了留住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古法扎染技艺,也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扎染认识大理、感悟自然。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扎染技艺,本质上是一种防染技术,通过将手纺布上不需要染色的位置结扎、捆绑,再浸入由板蓝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的染液,做出样式各异的图案。周城的扎染历史久远,针脚精细缜密,丰富的图案具有浓厚的白族文化特色。一张刚从织布机上下来的白绵绸布,要经过设计、制版、印刷、扎花、沉染、漂洗、晾晒、拆线才能够做成一件合格的扎染成品,有的还需要蒸煮、脱浆、熨烫来保证质量。同一段时间里,一个人只能染一张布。蓝续坐落在一个有百年历史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套院里,这里经常高朋满座,欢声笑语。外来的朋友通过亲自制作扎染、聆听老艺人现场分享精彩故事,感受和传播白族的传统文化。现在这个团队已经实现植物染料的自给自足,这在国内并不多见。他们希望能挖掘、吸引和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让这门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手艺得以延续。新华社记者 吕帅

“守”艺人——她让蓝天住进白云


  张翰敏把准备好的染布进行沉染(1月18日摄)。她叫张翰敏,从小生长在“扎染之乡”大理周城。因为读书和工作,她很早就离开了家乡。2013年,她回到家乡创立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为了留住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古法扎染技艺,也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扎染认识大理、感悟自然。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扎染技艺,本质上是一种防染技术,通过将手纺布上不需要染色的位置结扎、捆绑,再浸入由板蓝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的染液,做出样式各异的图案。周城的扎染历史久远,针脚精细缜密,丰富的图案具有浓厚的白族文化特色。一张刚从织布机上下来的白绵绸布,要经过设计、制版、印刷、扎花、沉染、漂洗、晾晒、拆线才能够做成一件合格的扎染成品,有的还需要蒸煮、脱浆、熨烫来保证质量。同一段时间里,一个人只能染一张布。蓝续坐落在一个有百年历史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套院里,这里经常高朋满座,欢声笑语。外来的朋友通过亲自制作扎染、聆听老艺人现场分享精彩故事,感受和传播白族的传统文化。现在这个团队已经实现植物染料的自给自足,这在国内并不多见。他们希望能挖掘、吸引和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让这门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手艺得以延续。新华社记者 吕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