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民间布艺

武功拟建苏绘文化产业园 打造手工布艺第一品牌

标签:民间布艺日期:2016-01-28 04:31小编:疯狂的鱼热度:

武功拟建苏绘文化产业园 打造手工布艺第一品牌

关中苏绘手工艺:将建文化产业园 打造全国特色产业典范  

西部网讯(见习记者 石永波) “我们将努力把苏绘织造工艺打造成中国手工布艺第一品牌。”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哲做客西部网杨凌农高会嘉宾访谈室时说,“明年初,我们将兴建‘关中苏绘手工艺文化产业园’,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奔小康。”

5日下午,由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推荐的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哲做客第二十届农高会西部网访谈室,介绍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品目前的发展情况、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规划。

苏绘织锦布艺源于1650多年前

赵哲介绍,苏绘织锦布艺,渊源流长,早在1650多年前,最早发明织锦技艺的女工艺家苏蕙,在她织就的《回文织绵璇玑图》上将这一古纺技艺体现的淋漓尽致。

苏蕙是武功古代的一位才女,从小就喜爱诗词歌赋,与丈夫窦滔将军结婚后,因负气没有跟随丈夫去边关,后思夫心切,便以五彩丝线织就了八寸见方的《回文织绵璇玑图》,借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回文织绵璇玑图》共八百四十一字,可以组合七千余首爱情诗句,可谓是古代最早的一封情书。在武功人民的心目中,苏蕙已是聪明、智慧、爱情、家庭幸福的代名词,从古至今,影响深远,特别是濒临绝迹的苏绘织锦技艺,仍在苏蕙家乡——武功一带广泛传承。

千百年来,才女苏蕙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唱,她的织绵技艺更是薪火不断代代相传。在关中一带,尤其是在苏蕙故里,每逢谁家嫁女,母亲都要织出花色各异的手织布床单作为女儿的嫁妆,同时也将织布技艺传授给女儿。嫁妆即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祝福,也体现了母亲的勤劳和智慧。女儿也要亲手织出许多8寸见方的小手绢,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婚礼当日,男方亲朋好友争看嫁妆、争抢手绢的场面,使婚礼显得分外喜庆而热烈。

苏绘织锦技艺千百年来就是通过母女、姐妹之间手传帮带,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