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生活创艺 - 饰品/首饰

银匠世家【高清组图】

标签:饰品/首饰日期:2016-03-06 05:21小编:农夫三拳热度:

银匠世家【高清组图】   2015年04月07日10:17

杨光宾强调:“银饰必须全手工制作”。


杨光宾强调:“银饰必须全手工制作”。    

在雷山县城,有一个苗族银饰刺绣博物馆,博物馆的19栋1楼,每天早上都会传出敲打金属的声音,这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杨光宾在锻打银器。虽然离开了雷山县西江镇的“银匠村”,但是杨光宾的银匠手艺还在。杨光宾从13岁就开始学习银饰锻造,39年过去,当年的小银匠,已经变成了“老银匠”,并且成为了全国首批贵州省首个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子承父业的银匠

雷山县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等苗族村寨,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当地的银饰制作工艺的历史可追溯至400余年前。“银匠村”的银匠高手甚多,制作出来的银饰造型精美,远近闻名,杨光宾就是其中之一。

杨光宾52岁,是西江镇控拜村银匠世家第五代传人。杨光宾回忆当时生活艰苦,两个哥哥参军入伍后,在1976年,杨光宾便成为家中唯一子承父业的银匠。

或许在银饰制作的火塘边和敲打声中长大的原因,杨光宾从小就对银饰制作有着特殊的感觉,六七岁的时候,就是父亲打造银饰的小帮手,耳濡目染,杨光宾对苗族银饰的纹样、图案、造型等烂熟于心。

13岁正式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仅一年时间便出师。“尽管正式学习只有一年时间,但对各类银饰的制作我在心里早已打了千万遍。”杨光宾说。此后他除农忙时回家外,其余时间都在走村串寨打银为生,数十年走遍了贵州雷山县的各个苗族村寨以及广西、湖南等地。

教了30多个徒弟

控拜村的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传男不传女,老祖宗的手艺,就这样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

“但是我不这么想,我已经教了30多个徒弟。”杨光宾说。他对自己的手艺却从不保留,教的徒弟来自很多地方,如今大部分都已经出师,自己开设银饰加工店铺,或者新的工作室。

虽然徒弟众多,但是对于传承这门技艺的前景,杨光宾却很忧心。他说苗族银饰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银匠首先要把熔炼过的白银经过反复锤打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利用压、錾刻、镂等工艺,制作出精美纹样,再焊接或编织成型。一件银饰需要经过近30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么复杂的工艺,赚钱却并不多,所以年轻人都很少学,这样下去我最担心手艺失传。”

为此,他出资办了苗族银饰传承工作室,带了10余名徒弟。在这里,徒弟们可以边学边干,杨光宾随时指导,并亲手制作示范,徒弟们通过直观地学习和临摹,能够很快地掌握银饰打造的技术。

杨光宾教徒弟都是倾其所有,从不保留。“徒弟们技术好了,说明师父教得好。”杨光宾说,桃李满天下,是他对这门手艺最大的贡献。

手艺不能失传

杨昌杰是杨光宾的儿子,杨光宾小学学历,杨昌杰大学毕业。“开始的时候,他不太愿意学这门手艺。”杨光宾说,儿子是贵州地质学院通信工程的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的这门手艺丝毫不搭边,所以儿子大学毕业后,直接就去了深圳工作。

2006年,是杨光宾人生的转折点,此前他过着普通银匠的生活,农忙时是农民,农闲时是银匠。“我一直没有出去打工,留在家里偶然遇到了改变命运的机遇。”杨光宾回忆,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来到雷山寻找苗族银饰手艺的传承人,在雷山县城寻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适合的人,最后央视直接来到了有“银匠村”的控拜村,准备在那里找一个银匠拍摄银饰加工的纪录片。

“我在家里敲打银饰,中央电视台的人听到敲打的声音找到了我家。”杨光宾说,就是这样的机遇巧合,央视在他们家住了一周,拍摄了他加工银饰的整个过程,后来这部纪录片以《白色图腾》为题播放出来,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先后引来了2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杨光宾从家里的老银匠屋,走进了公众的视野。2007年6月5日,国家文化部认定,杨光宾成为苗族银饰制作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儿子继承“祖业”

获得大家关注后,杨光宾创作更加努力,开始在传统的花纹和图案上推陈出新,他根据苗族古歌传说中的故事,历时一个月制作的“苗族银饰花冠”由66朵花、51个花蕾吊穗、12个骑马武士、6只蝴蝶、6只“修妞”(苗族最大的神)、13只吉祥鸟、12条苗龙等组合而成,最后这件作品荣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另外还有两套作品“苗龙系列”和“编丝手镯”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0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