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创艺资讯 - 创意创业

光复路:报业竞争最初秀场

标签:创意创业日期:2016-01-17 18:15小编:老甜甜热度:

今日广州报业之繁荣,竞争之激烈,说在全国无出其右,并不算太夸张。商业报纸要靠“八卦”开拓市场,就连像《广州民国日报》这样的政府机关报都得注重文字的趣味性,否则根本无法立足。

原标题:光复路:报业竞争最初秀场

清末民初百多报馆云集于此 拼早报拼发行拼独家不亦乐乎

今日广州报业之繁荣,竞争之激烈,说在全国无出其右,并不算太夸张。如果我们追本溯源,到百年前的老西关光复路报馆街看一看,就不难发现,广州报业发展之基因早在这里悄悄种下。这块昔日的风水宝地早已为今日报业之繁荣给出预兆。

这里报纸出街“没有最早,只有更早”,有报馆次日报纸头晚售卖,就有报馆下午4时做版6时出街;这里不八卦无新闻,谁家的报道要是只讲教条无新意,发行量立刻哗哗往下掉……这里是近代报刊的发源地,也是报业竞争的最初秀场,精彩竞争大戏轮番上演,无止无歇。

昔日繁华

小本创业好项目 报馆云集光复路

从晚清和民国时期报馆的数量,不难想象昔日报馆街的繁华热闹。晚清时期,广州市面上就已有了百多份报纸,其中一大半的报馆都在西关第七甫、第八甫一带;民国初年,广州的报纸数量更激增至两百多份,其中光复路一带就有130多家报馆。这是一条24小时都在忙碌的街道,众记者为独家猛料奔波、各家主笔比拼谁写得更惊世骇俗,手摇印刷机嘎达嘎达响个不停,报贩叫卖声不绝于耳。

当时市面上怎么会有这么多报纸呢?那是因为准入门槛低,小本即可创业。从清末到1938年广州沦陷这数十年内,很多时候管理都很宽松,如果你兜里有几个钱,在光复路上租得起一个铺子,买得起一台手摇印刷机,再到警察厅备个案,你就能办张报纸了。当然,办得是否成功,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在报馆街上,有发行量达上万份的大报,也有发行量只有两份的小报,一份送警察厅备案,一份贴在报馆门口。

办报的什么人都有。清朝官府有“机关报”,比如《两广官报》和《广东教育官报》,它们主要刊登皇上谕旨及其他官方文件,虽然可读性较差,但也算是“政务公开化”的第一步;一些思想新潮的举人、进士也开始进军报业,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安雅报》、《时敏报》、《总商会报》都是他们办的,《安雅报》尤以介绍西学著称;报纸更是维新派和革命派不可或缺的“发声器”。清末最畅销的报纸《羊城日报》是康梁的“主战场”,而《时事画报》、《可报》、《天民报》等则是革命派的“阵地”,其中,《天民报》因言辞过于激烈,开张一天就被封馆,报界同仁还纷纷带着挽联和花圈到报馆门前“吊唁”,期待它尽快“起死回生,卷土重来”。

有政治理想的人在办报,有商业理想的人也在办报。民国时期的《国华报》和《越华报》就是两份“无党无派,不谈政治”的商业报纸,创办人以毫洋几万元(一元毫洋的购买力相当于50元人民币)的本钱起家,报纸专挖市井猛料,获得了巨大成功,销量各有上万份。

你可别拿它们跟动辄销量数十万分的现代报纸比,在当时,销量达两三千份的报纸就算是大报,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更何况销量达上万份,那是广告主眼里的超级巨星。

相关链接 洋人办起第一批报纸

1827年,一个名叫伍德的美国人办起了广州第一份报纸,叫做《广州记录报》,主要介绍广州的贸易行情。之后,英国怡和洋行经理马地臣接管了这份报纸,1833年,《广州记录报》还办起了副刊,称为《广州市价表》,成为十三行洋商了解商情的重要参考。

之后,在广州活跃的各路洋人纷纷办报,1860年之前,广州已出版了11种报纸,数量居全国之冠。这些报纸多为英文报刊,内容也多以商业资讯为主,但也有例外,比如《中国丛报》就宣称以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附近国家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情报”为目的。《中国丛报》经常刊载朝廷上谕和地方大员的奏折,还摘译过《红楼梦》、《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国古典名著。因此,《中国丛报》成为当时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