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变废为宝 - 金属DIY

海经院老师何明眼给废铜烂铁二次“生命”

标签:金属DIY日期:2016-12-02 15:48小编:疯狂的鱼热度:

 

海经院老师何明眼给废铜烂铁二次“生命”

 

  何明在创作

海经院老师何明眼给废铜烂铁二次“生命”

  制作过程中的“兔子

海经院老师何明眼给废铜烂铁二次“生命”

  “飞马”

海经院老师何明眼给废铜烂铁二次“生命”

  何明作品“螃蟹”

  文海南日报记者刘操

  普通人眼中的一堆废铜烂铁,在海口经济学院老师何明眼里却是可以放飞梦想,重塑生命的原材料。

  这个有着10年留洋求学经历,一心玩着属于自己“童心”艺术的80后年轻人,用几乎零成本的废弃材料塑造出了各种栩栩如生、动感活泼的艺术品

  走进何明位于海口桂林洋大学城的学校宿舍,俨然走进了一间小型艺术品工作室。这是何明DIY创作的天堂,承载着他的梦想。屋内密密麻麻堆满了各种废弃材料、工具和金属艺术品。目光所及之处,那些个鲸鱼、稻草人、兔子、飞艇、小怪物……全是由他寻来的废弃材料精巧打造而成。

  “我可以用我的双手让金属垃圾以另一种形式活着。”何明说,自己的快乐源自每天能够操作安放自己“童心”的创作,而且很热衷于回味每一个“重生”艺术品曾经的故事。

  海归青年选择海南

  何明热爱DIY创作不是偶然,他自幼学习绘画,高中毕业后,怀揣着艺术梦想,远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学习油画、建筑、艺术设计。“俄罗斯的求学经历造就了我的习惯和性格,很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在那时候培养的。”

  那时,远在异国的何明身边缺少亲人朋友,于是各种古董店、旧书店、博物馆成为他时常光顾的休闲场所。在那里,何明喜欢静静地端详每一件艺术品。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各国大师的杰作也令何明如痴如醉。

  何明很喜欢俄罗斯人的生活态度,“悠闲、有情趣”。他回忆起当时在公园里看到的由工字钢弯成立起在草丛中的动物雕塑,和街边民居花园里的马赛克座椅不禁感慨道:“俄罗斯人真的很热爱生活”。为了近距离接触西方艺术,求学之余,何明还在圣彼得堡的博物馆里做过导游,在建筑事务所做过设计师。

  2012年,何明回国,有设计功底的他并不热衷于大城市的喧闹、浮躁。他觉得“北上广等大城市虽然能够获得较好收入,但无法让人沉淀下来。”

  何明自认为,相对于其他爱动的年轻人,自己属于比较“宅”比较“静”的一类,“我喜欢独处,就玩自己的,停留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最终,出于自幼就对大海的向往,何明选择了安静平和、气候宜人的海南。经过应聘,他成了海经院工程技术学院的老师。

  工作地点位于海口市桂林洋开发区,远离市区靠近大海的安静校园让喜欢“独善其身”的何明感到满意。除了工作教学外,他决定“做些东西”。“我是个童心很重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迸发灵感,加上我的造型功底和动手能力,注定闲不下来。”

  何明想做的事情很特别,就是用“捡来的垃圾”创作艺术品。何明觉得,这样既可以安放自己随时迸发出的灵感,也非常符合国家提倡低碳、绿色的理念。“我只是纯粹地喜欢创作,喜欢享受过程,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很幸福的。”

  给废铜烂铁二次“生命”

  做艺术品的废弃金属原料是第一位的,从哪里找来,何明觉得一点不难。学校附近有两家废品收购站,从那里可以论斤来买一些完全被人当垃圾看待的金属。

  此外,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校园外,只要发现路边有铁皮零件,何明也绝对不会放过。他认为,再不起眼的东西都能有发挥价值的地方。业余时光,他经常一个人到海边、江边、乡村去拾废料,不管能不能做出东西来,他都先拿回自己的宿舍。“这些东西看似没有价值,但我可以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记者初见何明时,就在他小小的单间宿舍里面。宿舍是学校分给他的,里面俨然成为何明的艺术工厂,紫铜古董荷叶灯、厚重的船木、民国的铁狮子、清代的刺绣、天使老烛台……古老的手工艺品在他的房间里错落有致地摆放悬挂着,为他创造了一片获得灵感的梦境。加上地上的废铜烂铁和从破烂中再生的艺术品,整个房间已经没有了落脚的地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