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剪纸艺术

“剪不断”的内蒙古剪纸艺术

标签:剪纸艺术日期:2016-10-15 15:17小编:老甜甜热度:

 民间艺人将这个特有的艺术形式代代相传

  剪纸是我区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其渊源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而学术界观点是远古石器时代,他们认为那时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并相继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这种完善的远古艺术手法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等都有所体现。今天的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上极其明显的一致,这充分说明它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

  民间艺人将这个特有的艺术形式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植根于大众的民间艺术。我区的剪纸艺术和剪皮艺术极为丰富,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发展并延续了几千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和林格尔民间剪纸为例,其影绘较多,有远古岩画和匈奴青铜镂空艺术观念的传承。由此可看出一个地区的剪纸风格与民族文化历史、经济基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远古图腾崇拜等的密切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学者、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王红川说,包头地区民间剪纸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发展背景。包头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同期交汇地,许多古老的文化因素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不断交融和更替中被传承下来。包头的汉墓中曾出土过用金箔剪制的各种动物形的贴饰,这是此地自古就有剪纸类镂空艺术的历史见证。

  丰富的剪纸遗存,却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困境

  “和林格尔、包头剪纸艺术已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我区赤峰、通辽、鄂尔多斯、阿拉善、乌兰察布、呼伦贝尔等地至今还有着极为丰富的剪纸遗存,但却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困境,情况堪忧。其中,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非纸剪纸”,他们用桦树皮、兽皮等平面材质剪刻成独特的纹样,广泛地使用在衣物、器物和居室的装饰中。其中有很多纹样以花草、动物形象为题,传承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具有深厚的北方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目前,各地相关部门正在准备或已经开展了原生态剪纸艺术抢救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段建臖对记者说。

  在历史上,我区的剪纸艺术传承主要是以“母传女,长带幼”的形式代代传承和发展。传统剪纸的传承是为了适应节令民俗的更替,功能丰富多彩,而现在剪纸的传承呈现出单一化趋势,随着众多民俗的消失,剪纸失去了真正的实用功能,现在只有在春节等节日才贴剪纸窗花、挂饰等。与此同时,剪纸中所蕴藏的独特历史文化信息和表现手法渐渐被人遗忘。我区原生态剪纸艺术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过去的木格纸窗不见了,刺绣花样不用了,剪皮消失了……

  目前,我区原生态剪纸艺术的传承基本上呈现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原生态剪纸艺术如何发展,是全国各地剪纸艺术家关心的问题。段建臖说:“剪纸艺术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目前剪纸艺术界正处在一个过渡转型时期,我区原生态剪纸艺术面临发展困境,老一辈传承人相继去世,年轻一代亟待培养,形成稳定的传承链条。现代剪纸艺术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才能使剪纸艺术作品具备足够的力度。艺术的独特性、民族性是最重要的。近年来,我区的剪纸艺术家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很多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的剪纸艺术。”

  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剪纸艺术

  自1992年内蒙古剪纸学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剪纸艺术活动。其中在我区大中专院校、中小学课堂中引入剪纸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赤峰学院、和林格尔县职业中学等学校的剪纸教学和成果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年来,内蒙古剪纸学会重点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区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原生态剪纸艺术,深入民间,向民间剪纸老艺人学习,在全区开展了抢救濒临消亡的

  剪纸遗存等活动,发现了大批珍贵的原生态剪纸和老一辈传承人。2001年,我区首家个人剪纸传习所段建臖剪纸传习所在和林格尔县成立,11年来,这个剪纸传习所已免费为近1000人培训民俗剪纸艺术,他们中有学生、农民、工人、教师等。近年来,经过内蒙古剪纸学会的不懈努力,涌现出以段建臖、王红川、刘静兰、荣凤敏、萨仁、马淑珍、张宇娜、刘玉堂、赵福、苏伊乐、赵志生、门小勇等为代表,既有深厚传统基础、又有鲜明个性的一大批优秀剪纸艺术家,他们的剪纸作品,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多次在全国和国际剪纸大赛上获奖。经过6年多的编撰,《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和林格尔卷》今年出版,该书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部剪纸专项集成。2006年至今,和林格尔剪纸学会共收集剪纸2.3万余幅,拍摄与剪纸文化相关民俗照片4.5万余张(套),录制光盘17碟,撰写文字32万余字,并首次为186位剪纸传承人完整地谱写个人传记和剪纸故事。
 

具有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剪纸作品走出国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