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剪纸艺术

高小连:以剪纸助力“护苗行动”

标签:剪纸艺术日期:2016-03-06 15:35小编:WCCEO热度:

孩子们观看自己亲手剪的剪纸

榆林剪纸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榆林剪纸以窗花、喜花、炕围花等形式出现在寻常百姓家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50岁的高小连是佳县佳州街道办事处人,自幼喜爱剪纸,曾跟随当地剪纸大师郭佩珍学习。2014年,她的剪纸作品在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大赛中获一等奖。高小连喜爱剪纸,想把剪纸手艺传承下去,并且通过剪纸,试图读懂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7月3日,高小连如往常一样,和榆林市青少年工作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横山县白界镇中心小学的兴趣班,为学生们义务上剪纸课。“同学们,现在咱们先画一幅图画,不限主题,动物、水果、风景,大家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学生们拿起手中的铅笔,很快就照着课堂内的物品画起画来。“老师,我可以画你包上的这条鱼吗?”六年级(2)班的白永丽同学问道。“可以啊,你喜欢这条鱼的形状吗?这是一款民族布包,上面绣的这条鱼非常有特色,你好好画吧。”高小连鼓励学生。大约20分钟后,学生们将自己的画作拿到高小连面前展示,有的同学画了文具袋上的小白兔,有的画了老师佩戴的树叶形项链吊坠,有的画了动物园里的孔雀,还有的画了长寿桃树,每一幅充满童趣的画作都让高小连赞不绝口,“同学们,你们在没有设定主题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这么漂亮的画作,老师真为你们骄傲,接下来老师帮你们开剪。”

高小连用剪刀将学生的每一幅画作剪出轮廓,然后与四张粉色的纸订在一起,她将手中的小剪刀轻轻向画中一剪,小兔子的眼睛立刻变得活灵活现。“这些比较难剪的部分,老师帮你们剪好,剩下的你们可以自己练习。”学生们拿起手中的剪刀,小心细致地剪着自己的作品。课间,高小连翻开自己的剪纸收藏夹,拿起一幅幅小巧可爱的剪纸看个不停,这都是学生们送给她的作品,有形象生动的大公鸡,有带着笑脸的云彩,有颗粒饱满的大石榴,高小连看得爱不释手。“这都是孩子们的心意,每次课后,他们都争着要送给我,虽然这并不是多么精美的剪纸作品,但都充满了纯真的童趣。我会把这些作品小心收藏起来,将来给他们的作品单独办一个展览,让孩子们更加自信、更有成就感。”高小连说。

白永丽每周都很期盼高小连老师的到来,她觉得剪纸带给自己很多乐趣,而且通过剪纸,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祝福。“这是我的剪纸作品,这是一棵长满寿桃的树,因为高老师说过,桃子代表长寿,所以我剪了这样一幅作品,想送给奶奶,祝愿她健康长寿。”

三年级(3)班的李莹同学剪了一幅作品,深深打动了高小连的心。“这幅作品是一条大鱼在水中游,鱼的肚子里有很多小鱼在游,我仿佛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她想表达母亲和孩子相依相伴的感情,我心里很受感动。”

高小连动情地说:“我参与到市青社协开展的‘护苗行动’中来,给孩子们教剪纸,或许我不能把他们培养成剪纸大师,但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剪纸的兴趣,最重要的是,我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让他们知道有人时刻在关注着他们,这就足够了。”

采访手记

最好的帮扶就是陪伴

高小连的剪纸收藏夹中,收集了两所农村小学剪纸兴趣班学员的各种作品。每当闲暇时,她总要翻开细看,“孩子们都争着要送我,我收下后,孩子们总是特别开心地告诉其他同学,我送给老师一幅作品,我下节课还要送给她。”高小连珍藏着这些作品,仿佛是珍藏着孩子们的一种期盼,期盼她每周准时的陪伴。

“护苗行动”的宗旨不是一定要教孩子们学会什么技能,而是通过一个兴趣小组的系列活动,给孩子们心理上带来一些变化和改善。高小连说,起初,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的剪纸班都是较高年级的学生,但每次上课时,她总能看到窗外低年纸学生期盼的眼神,很多低年级学生也希望参加剪纸班。后来,剪纸兴趣班扩大了范围,让他们也参与进来。现在每周只要高小连走到学校门口,孩子们就会跳着笑着欢迎她。

市青社协会长何灵敏在帮扶笔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留守儿童的问题没有哪个机构能彻底解决,因为谁也代替不了父母,所以我们只是陪伴,用各种方式陪着孩子们一起长大。感谢这群陪了孩子们半年多的义工朋友,你们对留守儿童最好的帮扶就是陪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