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剪纸艺术

浅析剪纸艺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标签:剪纸艺术日期:2016-03-01 11:23小编:武大娘热度:

摘 要:剪纸是源于我国普通劳动人民闲暇时间所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其紧扣日常生活,体现人民大众的追求向往,折射普通 大众的精神需求。剪纸不以具象为限制,追求夸张的形似手法,彰显剪纸艺人内心所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文章 从剪纸艺术所展现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表现形式以及制作技法上出发,分析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累所形成的一种能够代表 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理念,反映我国民族特质和风貌,具有鲜明民族特 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品质优良的民族文化[1]。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在 中国广泛流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深深地扎根于广袤的土壤中,充分地表 现了我国民间的信仰和生活习俗,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 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2]。因此剪纸艺术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 响,其作品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及制作技法均蕴含和流露 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艺 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特色[3]。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崛 起,加之自身实用性市场性收藏性的限制,剪纸艺术经历了从盛到衰的 巨大转变,不但许多传统的手工剪纸艺人逐渐消失或离开了剪纸这门艺 术,大多数老百姓对于剪纸这项存在1000多年之久的艺术也仅仅停留在 认识的层面。虽然近几年剪纸艺术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 定的保护,而且剪纸也已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4],但 目前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民众的角度出发,还没有看到剪纸艺术 所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唤起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剪纸艺术的深层内涵出发,挖掘其中 蕴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理念,以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 长,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继续发 扬光大。

一、传统剪纸创作理念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剪纸艺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起源于田间地头,由广大劳动 人民所创造,源远流长数千年,其创作理念必然反映的是我们民族传统 的思想特质和文化模式。剪纸艺术有两个很重要的功能,一是被应用于 生活中的装饰和造型,二是被应用于宗教仪式的祭祀品,针对于两者的 剪纸创作均反映了其相应的创作理念,而这些剪纸作品中也无不蕴含我 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传统的民间剪纸通常包含以下创作理念:

(一)朴素的审美观

从剪纸被创造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包含任何政治和功利因素,只有 在生活意识上的审美追求,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美丽吉祥,反应劳动人 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观念,而且剪纸作品的造型比较简单清新,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正是由于我国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长 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才 能孕育和创作出剪纸这一深受广大公众喜爱的艺术作品。

(二)传统的吉庆观

剪纸艺术从来都不是单独的艺术存在,而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 部分,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和社会功能。中国剪纸艺术起源于比较落后 的农耕环境中,人们普遍受到贫穷、天灾、疾病的威胁,无法掌控自己的 命运,他们渴望改变现实的生活状况,想用吉庆弥补生活的不如意,因 此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了理想化的剪纸艺术作品中,所以大多数剪纸作品 题材中都有吉祥喜庆的予以,用来表达人们对构建美好生活期盼,同时 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社会面貌。

(三)阴阳观和生生观

“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是我国的本原哲学。从原始 社会到今天,阴阳关和生生观存在于全民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中。它 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神基础,传统剪纸艺术也同样受到阴阳观和生生观 的影响,剪纸艺人采取镂空办法在剪纸上剪出或刻出独特的阳纹和阴纹 脉络,由此产生的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剪纸结构。因此剪纸看似是人 们通过剪刀无意识的对纸张进行简单的勾勒并创作出相应的作品,但却 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和民俗观

剪纸艺术最早起源于宗教仪式及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应用上,然后 逐渐应用于装饰和造型艺术[5]。在许多剪纸作品身上均能找到古代仪式 与原始宗教信仰的线索,如用于作为祭祀祖先和神仙时所使用的供品的 装饰物,反映了但是人们对于宗教的敬畏与反思。剪纸是民俗活动的重 要一项活动,其余各地民俗习惯密切相关,我国民间丰富而精彩的民俗 事项为剪纸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和自由发挥的广阔天地。因此剪 纸作品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 机组成部分。

二、传统剪纸创作题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