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剪纸艺术

现代剪纸:把艺术还给生活

标签:剪纸艺术日期:2016-02-03 22:30小编:疯狂的鱼热度:

  □记者 李珞

  昨日,时值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一周年之际,由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和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剪纸艺术展”在省美术博物馆隆重启幕:389幅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着当代剪纸艺术最高水平的精彩剪纸作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文化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剪纸艺术如何开辟新的艺术境界?现代剪纸,应遵循怎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传统的剪纸艺术?怎样保护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带着这些备受关注的话题,记者采访了几位陕西剪纸艺术家和美术家,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或许会引来人们对剪纸艺术更大的关注和思索。

  剪纸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剪纸最早是民间‘招魂术’的道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俗。”西安剪纸协会会长韩靖说:“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诗句中的桐叶剪出来的图案,应该是早期的“窗花”。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人们早在汉代已经开始了剪纸创作。

  汉代以后,随着纸的发明和普及,剪纸艺术随之在民众之中普及开来。由于剪纸是适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材料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传世之作,唐代以后的剪纸实物非常罕见。现在我们只能从历代的典籍记载中,寻得一些剪纸的蛛丝马迹。唐代诗人杜甫的《彭衙行》里“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的诗句,唐代李商隐:“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等诗句中都有对剪纸的描写。这说明剪纸艺术很早已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

  陕西剪纸 被誉为“活化石”

  “在全国诸多剪纸中,陕西剪纸被誉为‘活化石’。去年中国剪纸申遗,也是以陕西剪纸为申请主体的。”陕西省非遗办副主任、剪纸艺术家李红军介绍: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较为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阴阳哲学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陕西是中国剪纸艺术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陕西剪纸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造型古拙,风格粗犷,寓意有趣,形式多样,技艺精湛。

  上世纪80年代是陕西剪纸发展过程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文艺界提出“开发利用民间美术,弘扬民族精神”的口号,一些美术工作者积极和民间剪纸艺人沟通学习,采用办剪纸艺术展览和培训班,开展讲座等形式,在剪纸艺术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培养出一批剪纸艺术家。陕西剪纸艺术家王兰畔、张林召等人以及剪纸大师库淑兰都在此时达到了他们艺术创作的顶峰。张林召的《拉家常》《许仙与白娘子》随心所欲,造型古朴又现代。他的剪纸作品中的“两面人”“三面人”造型表现了不同的表情过程,形成个性鲜明的风格,人称中国的“毕加索”。而人称剪花娘子的库淑兰,则擅长平色剪纸和彩贴,她的作品最终走向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巅峰,“只剪我自己”。她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剪花娘子》,以绚丽多姿的色彩、丰富神奇的想象、精湛华丽的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流传到全国乃至世界,被联合国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90年代,随着媒体以及出版业的发展,剪纸艺术逐渐与市场接轨。这时,以樊小梅、侯雪招、魏伊平等为代表的一批陕西剪纸艺术家不再单纯表达民俗,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做一些有主题的展览。这批人年龄相对年轻,创作自由大胆,极大推动了剪纸艺术的发展创新。

  现代剪纸 传统和现代的结晶

  “在世界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把艺术还给生活’的观念深入人心。剪纸艺术首先在语言形式上得到了突破和改变,从而诞生了这样一批剪纸艺术家,他们在研究前卫艺术和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艺术领域的表现方法来丰富剪纸语言,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我’的点。”于是,剪纸又有了新变化:剪纸不再是大众日常装饰品,而是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2008年9月,北京当代美术馆推出的“95剪纸艺术展”,8位男女艺术家在保留并强调传统剪纸画面的单纯、强烈、平面、复数性等特征的同时,对剪纸艺术的表现材料和媒介做了不同程度的开拓,以传达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的新认识,新情感,引起了很大反响。

  此外,一大批受过专业教育的学者、艺术家也推动了剪纸艺术的发展。他们的剪纸艺术来源于民间,却又融合了专业美术的理念,这些超前的艺术思想,会在剪纸艺术的“瓶颈期”起到引领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传统剪纸  要保持原汁原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