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生活创艺 - 饰品/首饰

明清银器收藏看重三大价值 成套收藏价值高

标签:饰品/首饰日期:2016-03-13 20:09小编:农夫三拳热度:

明清银器收藏看重三大价值

明清银器收藏看重三大价值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贵金属,银常会被做成首饰、日用品或者服装饰品等,早期只有王公贵族和上层人士能够使用。到了清朝末年,银器作为商品开始被广泛售卖,除了富裕人家,寻常老百姓也开始佩戴银饰品。本市资深银器收藏家谭强的家中收藏了1000余件银器,种类繁多。谭强说,收藏银器要看重三个价值,分别是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推荐阅读

一穷二白如何发财

微信号里寻财富,jrjmoney有思路!...全文

伸手党福利!2015买啥才能赚大钱 跟大师学投资:为什么他们是大师? 互联网金融中诞生的6个消费习惯 你有吗 92岁保安是投资高手 死后捐出600万美元 小人书价格涨幅超过10% 几本能换一辆车 9大潜在的破产雷区 你的钱安全吗 智慧女人:1万块钱 换回了家庭财政大权

  银器的艺术价值

  银器的历史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作为收藏品中的一个大类,银器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如发簪、耳环、手链,也有一些生活用品,如勺子、筷子、牙签及一些装饰品等。生活中常见的很多物品都可以由银制成。

  “银器的工艺技法有铸、锻、刻、镂、焊、编织、堆垒、镶嵌等。花丝以北京、成都最为著名,其中成都的银丝制品不用模具,全凭艺人用手将细如发的银丝运用填丝、垒丝、穿丝、丝等工艺,制作出各种造型的器物,花色品种多达400多个。上海和天津的银器是将熔融的银料碾轧成片后,用手工锤制成型,再将接缝及附件进行焊接,然后通过錾刻、镂空、堆焊、镶嵌、垒丝等工艺,在器物表面加工出各种装饰纹样,最后进行打光或镀银。也有以素亮为主,只打光不加纹饰。”谭强说,二十世纪80年代还出现了铜胎镀银的餐具。相对于西方,中国使用银器的历史比较短暂,大约只有2500多年。晋朝以前,银器作为饰物使用,到了唐朝,银器作为食具广泛出现。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也把银器纳入自己的收藏范围。

  由于自己的职业经常接触到手工制作,谭强对于纯手工制作的物品非常感兴趣。在谈到收藏要具备的三个价值时,谭强表示他最为看重的就是银器的艺术价值。“旧时的纯手工制作如今已经非常少见了。现在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很多东西都是由机器来生产,毫无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谭强坚定地表示,“艺术是无价的,这种制作技艺一旦消失就难以再找回来,一定要把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品保存下来。“谈到银器收藏的艺术价值,谭强感慨到:“现在买一块好一点的表动辄100多万元,但那只有经济价值,没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艺术价值必须由手工制作。经济、历史、艺术,三个价值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的收藏都毫无价值。”在为记者展示银器藏品的时候,谭强也不止一次地指着银器上精细的花纹图样对记者说:“你看这个手工多细,现在的技术做不出这种韵味。像小孩子的长命锁、麒麟锁等寓意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代表吉祥如意和长命百岁的美好希冀,铸工精细,在如今看来已经非常少见。”

  银器的时代印记

  关于银器的佩戴,谭强提到,“银器与时代有关,一看银器特征便可推算出其所处年代。”解放之前有专门经营银饰品的行业,叫做“喝杂银儿”,专门收集银子然后打造成饰物售卖。平常老百姓佩戴的几乎都是银饰,与价格昂贵且分量不低的金饰相比,银饰价格不高且轻巧,戴在头上容易贴合头发,不易滑出。古代有钱人家的下人也多带银饰,从搭配上来区别主仆。

  谭强钟爱银饰,每当看到喜欢的银饰品都会想尽办法收入囊中。虽然曾经买的几根银项链和手链的价格都不便宜,但是材质和做工却不是很好。于是,他开始买书自己研究中国银器的历史,学习银器收藏方面的知识。他发现,中国的银器大多没有规范的戳记,市面上号称是纯银的器件或首饰也不见得正宗,于是为了收藏到自己喜欢的银器,谭强经常在收藏市场转悠取经。他发现,有收藏价值的老银器不仅在市场上流通少,而且都很昂贵。

  而将银器作为食具使用则是从西方流传而来的。谭强说:“几百年前,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银器食具不仅造型别致,也代表着一种身份的象征。很多贵族会专门打造一整套的银制餐具,在重要的日子中使用,展现了身份的同时也为饮食的健康提供了很好的保证。而在中国,银制品并没有如此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更多的是作为货币流通,从古代延续到民国25年。北伐成功后,银元被取消,而新中国的一元人民币也是按照银元的一元演变而来,故这段时期的银器就比较有价值。”

  成套收藏价值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