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剪纸艺术

李艳红与她的剪纸艺术

标签:剪纸艺术日期:2016-03-17 19:23小编:╭创意无限♪热度:

  记者 于中平 通讯员 张小良 报道

  走进利津县文化馆职工李艳红的家,便走进了剪纸的世界——各种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精妙绝伦。她创作的《祖国万岁》剪纸作品,在首届《红旗飘飘》全国剪纸大展中获得铜奖;作品《海韵》在“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获得银奖,是山东省在本次大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我的奶奶爱好剪纸,小时候,奶奶剪的小动物、花草,活灵活现,一直是我向小伙伴炫耀的资本。”李艳红说,然而,她只是觉得有趣,并未跟着奶奶学习剪纸。不过,在潜移默化中,她爱上了绘画,并在大学选择了美术专业。2007年9月的一天,李艳红无意中在书店看到一本剪纸的书,一见之下,爱不释手,童年的美好回忆、风格迥异的剪纸图案……从此,她走进了剪纸的艺术世界。

  学习剪纸之初,李艳红以自学为主。她先后买来了《中国剪纸大全》、《中国民俗文化——剪纸》、《山东农民画集》等书籍资料,了解剪纸历史,熟悉各地剪纸风格。

  学剪纸,李艳红近乎痴迷。一次,到黄河入海口旅游,当听到别人介绍特色风光时,她顿生灵感,回家后马上创作了一件以天鹅、丹顶鹤、红地毯、柽柳等为主题的“生态黄河口”剪纸作品,深受大家喜爱。

  为学习外地的剪纸技艺,她利用各种机会到外地学习,曾经西到陕西,南赴江浙,北往东北三省,搜集民间剪纸作品,用心琢磨。2009年,李艳红带着自己的剪纸,专门到吉林拜访了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关云德,向他当面请教,获益良多。同时,李艳红注重将传统的剪纸手法与现代美术理论相结合。她的剪纸作品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构图饱满大气,刀法洗练,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的“玲珑细腻”,既有传统的民俗特色又有现代的时尚之美。

  她创作的《正月正》剪纸作品,在山东农民书画美术精品展中荣获三等奖。作品一米二长,八十厘米宽,集中展示了扭秧歌、扇子舞、狮子滚绣球和划旱船等民间最常见的四种庆祝新年的活动,并合理布局“福”、“如意”等元素,给作品赋予了“五福临门”、“四方如意”、“富贵年长”等象征意义。

  在潜心研究剪纸的同时,李艳红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宣传活动,多次受邀到幼儿园、中小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剪纸培训。2014年,她根据东营市特色文化,创作了以“生态之城”、“石油之城”、“孙武故居”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剪纸作品,结合当地特色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剪纸艺术传承光大是李艳红一直的心愿。2014年11月,李艳红被选调到县文化馆工作,这给她宣传推广剪纸艺术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在连续三次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后,我更意识到传承和繁荣剪纸艺术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在我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剪纸。”李艳红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