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的位置:创意网 - 民间艺术 - 剪纸艺术

“浦城剪纸”面临发展瓶颈 剪花嫂们尝试融入新元素

标签:剪纸艺术日期:2016-02-17 07:37小编:武大娘热度:

国家级非遗“浦城剪纸”面临发展瓶颈,剪花嫂们尝试在剪纸中融入新元素,赋予传统技艺新生命力——

“剪”出一片新天地

东南网2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柳滔 通讯员 袁野 邱春静)近日,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里,上海客商陈女士在购买一条带有浦城剪纸元素的羊绒围巾。“这种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很漂亮、很独特。”她说。

浦城剪纸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2014年,“浦城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内,有家剪花嫂剪纸坊,是该县从事剪纸产品研究、开发、生产、营销的龙头企业,拥有一个集理论研究、剪艺教学、作品创作为一体的专业团队。“浦城剪纸”传承人、剪花嫂剪纸坊负责人周冬梅介绍,平均每天有300多人来剪纸坊参观、购物,平均每天卖出剪纸产品或剪纸文化衍生工艺品百余件。

2008年,浦城县将剪纸产业列入该县“百亿工程”项目,从政策、场地、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以剪花嫂为龙头的剪纸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剪纸产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然而,近年来,受经济形势、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浦城传统手工剪纸艺术品面临发展瓶颈,倒逼剪纸产业转型。为此,剪花嫂们开始尝试在传承古老剪纸技艺的基础上融入新元素,开发形式多样的剪纸产品和衍生产品,并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不久前,一个客户找到周冬梅,希望定制一批剪纸作品作为婚庆装饰品。接到订单后,周冬梅很快为客户做好传统的“囍”字剪纸。与此同时,她又调整思路,精心设计“鸳鸯戏水”“富贵有余”“喜鹊登梅”等三四十种寓意深刻、工艺精美的剪纸花样,为婚房增添了浓郁的喜庆中国风,受到客户好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